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imec CEO呼吁業界轉向三維可重構AI芯片

時間:2025-05-20

來源:電子技術應用

導語:5月19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將于當地時間20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召開年度季度論壇,在此之前,imec首席執行官 Luc Van den Hove 近日通過一份聲明呼吁半導體行業采用三維可重構 AI 芯片,以應對快速變化的 AI 軟件。

  5月19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將于當地時間20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召開年度季度論壇,在此之前,imec首席執行官 Luc Van den Hove 近日通過一份聲明呼吁半導體行業采用三維可重構 AI 芯片,以應對快速變化的 AI 軟件。

  Van den Hove 在聲明中表示,AI 算法開發的速度比當前開發專用 ASIC 以解決 AI 數據流和計算中的特定瓶頸的策略要快。比如,專用集成電路可能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來開發,并需要六個月的時間在晶圓廠進行制造。

  “資產擱淺存在巨大的固有風險,因為當 AI 硬件最終準備就緒時,快速發展的 AI 軟件社區可能已經發生了不同的轉變,” Van den Hove 說到。

  因此,Van den Hove 提議業界轉向三維、可編程的 AI 計算處理單元陣列。

  目前英偉達是全球最大 AI 芯片供應商,其提供的面向AI的GPU,具有足夠的通用性,可以解決已開發的多種類型的 AI 算法。它還通過其強大的CUDA 并行計算平臺和編程模型建立起了牢固的護城河。但是,英偉達的 GPU 也不是特定算法最節能的解決方案。因此,超大規模企業和其他人一直在尋求開發 ASIC 加速器,以解決數據中心中的特定工作負載集。

  Van den Hove 說,雖然大公司可能能夠負擔得起,但對大多數公司來說,并不經濟,且具有風險。

  隨著 AI 的前線從 LLM 轉向多模式代理 AI,算法變革的步伐甚至可能正在加快。Van den Hove 提議,未來的 AI 芯片將多種 AI 計算樣式構建塊處理元件分組,即所謂的超級單元。然后,可編程的片上網絡將能夠鏈接和編程資源,以動態地滿足算法要求。該方法將利用 3D 堆疊和其他先進的封裝方法。

  路透社所描述的內容聽起來讓人想起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但在更高的抽象級別上,可能以豐富多樣的內存計算處理元素作為陣列中的構建塊。

  雖然這種方法似乎有道理,但應該注意的是,如果 AI 算法需求始終偏離組件超級單元中支持的某些計算樣式,那么“AI 的 FPGA”將包含冗余芯片,并成為一種昂貴但節能且高性能的解決方案。平衡性能、功耗和面積 (PPA) 是芯片設計人員面臨的持續挑戰。傳統上,選擇 FPGA 是為了縮短上市時間,但體積更大,成本更高。

  近幾十年來,imec 一直是世界領先的半導體研究中心,并與領先公司合作開展競爭前項目。這使得imec能夠提出和評估現在在前沿采用的許多技術。這些包括 FinFET、全能柵極晶體管、背面配電、小芯片。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