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正轉變成為數字科技巨頭,其中還有不少企業為了能夠加快轉型進程,紛紛與科技企業結盟。
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周三(8月16日)做出了一個類似決定。這家汽車制造商宣布加入由寶馬、英特爾和以色列公司Mobileye共同組建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聯盟。
去年夏天,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寶馬與另兩家合作伙伴簽署了一份協議,三者將共同研發一款完全無需駕駛員介入的自動駕駛汽車。當時,寶馬、英特爾及Mobileye均表示,這一技術聯盟仍對其他參與者開放。
今年3月,英特爾以15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開發汽車防碰撞系統而著稱的Mobileye公司。此后,類似德國大陸集團、美國德爾福這樣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先后加入到這一合作平臺中。
而菲克集團則是上述聯盟成立以來,首家宣布加入的汽車制造商。
“對菲克集團而言,這是加速取得技術成果的好方法。如此一來,他們就沒有必要忍受獨自研發之苦。”市場分析機構IHS汽車分析師斯特法妮·布蘭利(StephanieBrinley)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解釋道。
盡管在探索未來汽方面起步較晚,但這家由塞爾吉·馬爾喬內(SergioMarchionne)領導的汽車制造集團擁有一張密度較高的汽車銷售網絡,其產品銷量也相當可觀。近幾年,菲克集團的汽車產銷規模均達到450萬臺左右(含輕型卡車)。
“要想推進無人駕駛技術,關鍵是要在汽車制造商、技術提供商和零部件供應商之間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馬爾喬內表示,“愿景及目標相同的企業攜手合作將帶來協同效應和規模經濟效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可以通過加入這一聯盟而從中受益。”
去年年中,菲克集團已嘗試與硅谷科技巨頭谷歌公司在無人駕駛領域開展合作。作為前谷歌汽車項目,如今的Waymo團隊正在用菲克集團的MPV測試無人駕駛技術。此前曾有人認為,這家汽車制造商由于缺少相應資源,或將滿足于成為谷歌或蘋果在汽車領域的附庸。而該集團最近的舉措則證明,此類擔憂似乎并無必要。
在此之前,寶馬集團已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在2021年前后幫助完全自動駕駛車輛實現上路行駛。在新成員菲克集團加入后,該技術聯盟的影響力將得到顯著提升,后者有望在制定行業標準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作為寶馬在傳統汽車產銷領域的老對手,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戴姆勒集團(Daimler)今年4月宣布與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集團(Bosch)締結合作關系,雙方將共同開發完全自動駕駛及無人駕駛系統。
雷諾日產聯盟則與微軟、Transdev(法國交通發展集團)分別在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開展合作。這家汽車制造集團最近宣布,將與Transdev方面共同在法國薩克萊高原上進行自動駕駛車隊測試。
雷諾日產聯盟去年10月稱,公司計劃在2020年之前推出至少10款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
事實上,圍繞自動駕駛技術開展的競賽在汽車行業內已變得越來越激烈。今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發布了旗下首款自動駕駛原型車。通用汽車則于去年3月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位于舊金山的CruiseAutomation,后者是一家專門研發自動駕駛軟件的初創公司。
不過與科技行業一樣,汽車行業內的合作伙伴關系也并不總是表現得很明顯。比方說,中國科技企業百度與大陸集團近期宣布將合作研發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技術。而在此之前,寶馬剛與百度方面終止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雙方據稱在相關技術的商業化進程節點方面產生了分歧。
IHS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消費者已做好了購買自動駕駛汽車的準備。另有四分之一的人已對無需購車的用車形式產生了期待。這也是眼下各大汽車制造商急于尋找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