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革命即將到來。事實上,隨著沃爾沃等公司表示,到2025年,所有的汽車都將擁有電池和電動馬達,電動汽車革命正在加速。像印度和法國等國家正提議未來幾年將禁止銷售內燃機車型。
大多數人認為,缺乏充電基礎設施是更多電動汽車上路的主要障礙,但大眾汽車認為缺乏電池將是最大的障礙。事實上,大眾相信,到2025年,全球將需要40座超級電池廠(BatteryGigafactories)來滿足需求。
最近大眾汽車再次獲得了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的稱號。大眾汽車研究與開發部負責人UlrichEichhorn在上周發表了上述預測。最快到2025年,預計25%的大眾汽車將由電池供電。大眾將需要超200吉瓦時的電池。
就在去年,大眾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提亞斯·繆勒表示,到2025年公司每年將需要150吉瓦時的電池。短短12個月內,這一數字增長了1/3,這進一步表明電動汽車革命正以多快的速度發展。
如果其他制造商的電動汽車銷量占總銷售的1/4,那么全世界每年需要1.5太瓦時的電池。這相當于40座超級電池工廠每年生產35吉瓦時鋰離子電池。為新興的電網存儲市場增加電池,以及對蓄電池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
減少對大型新電池工廠需求的一種方法是提高單個電池單元的能量密度,這是世界各地的公司和研究人員正在努力的方向。“我們正處于開發中,這意味著每周都會產生新的結果。”博世移動解決方案總監RolfBulander上周表示。
新的電池技術包括替代當今鋰離子產品中使用的液體電解質的固態電池。這樣做將不需要復雜和昂貴的電池冷卻系統,從而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不同的電池化學物質正在研究中,從鋰-硫磺到鋰-空氣,但大眾的Eichhorn表示,這樣的電池距離商業生產還要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