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兩岸集成電路產業走勢:大陸急起直追 臺廠求突圍

時間:2017-06-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事實上,基于大陸強大的市場購買力與自有品牌不斷茁壯,加上半導體生態鏈已成形,且形成產業聚落,況且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產業鏈配套也已到位,以及大陸資本持續轉向本土企業的整合,并以平臺企業為主打造上下游產業生態 。

從區域分布來看,全球集成電路設計業主要分布于美國、臺灣、大陸、歐洲四大地區,2016年的市占率分別來到53%、18%、10%、1%,尤以大陸急起直追的態勢最為顯著,對于臺灣廠商的競爭威脅也自然逐步加劇,預料2017年臺灣集成電路設計業市占率領先大陸的部分恐僅剩中個位數。

事實上,基于大陸強大的市場購買力與自有品牌不斷茁壯,加上半導體生態鏈已成形,且形成產業聚落,況且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產業鏈配套也已到位,以及大陸資本持續轉向本土企業的整合,并以平臺企業為主打造上下游產業生態。

此趨勢仍持續推動大陸本產業的發展,甚至電子創新帶動新型集成電路的成長,且汽車電子化率持續提升帶來汽車半導體持續穩定增長,加上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擴增實境等新型終端催生潛在新興芯片需求,2017年大陸集成電路設計業產值增幅將持續達到雙位數的水平,將明顯優于臺灣僅有中低個位數的表現。

而大陸集成電路產業結構正不斷優化,持續往上游高附加值的部分來發展,2006年以來大陸集成電路設計在整體集成電路市場中占比不斷提升,從2006年18%上升至2016年的38%,首次超越集成電路封測產業,成為大陸集成電路第一大細分行業。

反觀集成電路封測業在大陸集成電路產業的占比自2006年以來呈現下降態勢,從2006年的51%下降至2016年的36%,至于集成電路制造業在2010年以前維持在30-32%,2016年則為26%,而預料2017年大陸集成電路設計業、集成電路封測業比重一長一消的變化趨勢仍持續,顯然大陸集成電路產業結構正在向技術含量較高方向發展。

整體來說,大陸集成電路本土企業透過海外購并和自主研發提高技術實力,更何況擁有產業政策與產業基金雙輪驅動的支持,其整體競爭力已有顯著的提升。

加上大陸業者在新興科技領域所衍生的芯片市場商機也多所著墨,同時國際眾多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紛紛涌入大陸市場,其中不乏具有較強資金及技術實力的知名設計公司,此皆進一步加劇臺廠在大陸市場的經營難度,故盡管大陸集成電路設計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中,但臺廠在對岸所擁有的競爭優勢卻是不增反減。

若以大陸智能型手機應用處理器供貨商的競爭情勢而論,2017年第二季市占率尤以展訊、Qualcomm逆勢上揚表現最佳。反觀聯發科,公司雖持續為大陸第一大智能型手機應用處理器供貨商,但市占率卻呈現連續4季下滑的局面,顯然短期內聯發科由于產品推出與客戶采用情況不如預期,加上競爭對手展開強力反擊,再度面臨Qualcomm與展訊的夾殺等原因而暫時失利,而未來聯發科如何突圍再現風采,將是2017年下半年芯片設計市場矚目的焦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