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政府和上海市經信委分別印發了《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和《關于促進工業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兩大政策里面均提到了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01
上海:聚焦集成電路等領域,支持企業形成制造服務一體化新模式
《關于促進工業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的若干措施》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及上海海關聯合發布。
措施提出,要聚焦集成電路、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支持制造企業圍繞強鏈補鏈、生態建設、定制化服務等,形成制造服務一體化新模式,按照不超過核定項目總投入的20%給予資金支持,最高可達1000萬元。
支持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生物制造等重點產業垂直服務平臺打造數字化系統和創新模式;支持產業互聯網平臺運用大模型、人工智能、大數據、AR/VR等新技術開展創新場景建設。按照不超過核定項目總投入的20%給予資金支持,最高可達1000萬元。
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產業應用。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識圖譜、機器學習等技術在產業領域落地應用,加強行業大模型在垂直領域的深度應用。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支持。同時支持在集成電路、汽車等重點產業領域打造數字供應鏈,對實現全鏈條改造的數字供應鏈項目,按照不超過核定項目總投資的30%給予資金支持,最高可達2000萬元。
02
安徽:加快先進存儲器工藝技術研發,加速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產業
安徽省政府印發的《行動方案》提出,到2026年,安徽省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5200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競爭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
《行動方案》從數字產業能級提升、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數字技術創新、數字治理能力突破、數字生態活力釋放、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速等方面提出了六大攻堅行動。包括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業、加快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培育壯大數據要素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24項具體實施方案及目標。
《行動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業。加快先進存儲器工藝技術研發和產品規模化生產,大力發展特色制造工藝,增強設備、材料、零部件等配套能力。鞏固擴大智能語音、智能終端等領域優勢,體系化推進創新能力、產業發展、應用場景建設,加速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產業。
支持汽車制造企業加快在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布局,加強配套能力建設。推動“中國聲谷”“中國傳感谷”“中國視谷”等特色集群創新發展,著力提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等產業集群發展規模和能級。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置集成電路、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等學科專業,開展交叉融合學科試點。加快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充分利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培育數字經濟領域“五懂”人才。按照“一產一策”設立特色評審專業,增設網絡安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大數據、區塊鏈、集成電路、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評審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