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自主動力電池企業能迎來更多“寶馬”?

時間:2016-07-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乘政策春風,未來自主動力電池企業能接到更多車企的橄欖枝嗎?

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高速上漲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產業出現了盲目發展問題。

截止目前,工信部公布的四批動力電池企業目錄中,尚無韓國企業。新能源產業政策把外資擋在門外,推動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快速向前發展。乘政策春風,未來自主動力電池企業能接到更多車企的橄欖枝嗎?

7月11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舉行了首期““動力電池技術公開課”,在公開課上,CATL對媒體開放了其先進電池工廠,并展示了在電池續航能力、充電速率、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在公開課上,華晨寶馬技術及生產高級副總裁在恩格宏對CATL給予了積極的肯定,在超過兩年的產品生命周期中,CATL為之諾1E純電動汽車所提供的電池組展示了其卓越的質量、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他提到,未來在高壓電池方面,雙方的合作將更加密切。

為了行業發展需求,我國要求電池企業必須滿足《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簡稱《規范條件》)的要求,并進入相關企業目錄,而采用目錄外的電池的新能源汽車無法獲得補貼。截止目前,工信部已經發布的四批符合《規范條件》動力電池企業目錄已經發布,目錄中,尚沒有韓國電池企業進入。

新的產業政策正推動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快速向前發展。CATL總裁黃世霖透露,目前CATL也正在推進與其他合資企業之間的合作,但暫不能透露。

政策的天平已偏向了自主電池企業,那么,乘政策春風,未來自主電池企業會接到更多“寶馬”的橄欖枝呢?

成功者是鳳毛麟角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實際上,自主動力電池企業里,與CATL一樣的幸運兒并不多。能不能接到橄欖枝,還要看自身功力。

CATL成立于2010年,從事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的鋰電池、電動汽車電池模組等。目前是全球第三大鋰電池供應,年銷量2.4GWh,僅次于松下(5.5GWh)、比亞迪(3GWh),2015年,CATL的動力電池份額占中國動力鋰電池10%。

2012年,CATL與華晨寶馬建立合作,為“之諾”電動車研發了動力電池模塊,實現了高端電動車電池技術的國產化。

能夠與寶馬合作,CATL是幸運的,但其幸運也非偶然。CATL來自于ATL(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此前在消費類電子領域從事高端鋰電池行業已有16年。在此期間,與許多高端電子品牌合作,如ATL是蘋果公司全球最大的電池供應商,在產品匹配方面的經驗、技術的積累為CATL成功進入動力電池領域打下了基礎。

黃世霖認為,當初,在與眾多競爭者的角逐中,CATL能夠接到華晨寶馬拋來了橄欖枝,正是因為對方看重其在鋰電池行業積累了十多年經驗。

然而,成功不能復制,在自主品牌動力電池企業中,這樣的企業屬于鳳毛麟角。

由于起步晚,自主動力電池企業與外資企業之間尚存不小的差距。“在低溫性能、能量密度,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自主企業都面臨不小挑戰。”一位動力電池工程師表示。

“雖然業內動力電池已有上百家,但實際上能符合車企標準的少之又少。”一位新能源業內人士表示,“前3批公布的25家電池企業中,實際上只有3家企業生產的電池產品尚可滿足車企需求。不符合車廠需求,車企只能放棄自主動力電池企業。”

汽車產經網注意到,目前工信部公布了幾家主流新能源乘用車企業中,比亞迪用自己的電池,江淮用的是力神、國軒、三星;奇瑞用的是萬向;吉利采用CATL和LG的電池、上汽采用LG、A123的電池。

雖說第四批新加入了32家電池企業,但能否給整車供貨還要看是否能通過整車供應商考核。

“與外資電池企業相比,除了技術上的差距,自主企業的規模也小得多。規模小就導致產能受限,目前鋰電池供不應求,產能是否跟得上是車企衡量供應商的重要標準。”黃世霖說。

據悉,磷酸鐵鋰電池常用在商用車上;而三元鋰電池常用在乘用車上。業內人士表示,自主與外資企業選擇的技術路線不同,前者多數研發的是磷酸鐵鋰電池,而三元鋰電池技術是韓國企業的強項。

綜合來看,乘用車車企似乎在自主動力電池企業中的選擇比較受限。

補貼對車企的影響會逐漸減弱

由于采用目錄外的電池的新能源汽車無法獲得補貼,短期內補貼決定著車企對供應商的選擇。

但必須意識到,國家與地方的新能源補貼正逐漸收窄,未來補貼對車企影響也將減弱。

上海即將啟動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機制,由于比亞迪秦與唐在上海的累計銷量接近補貼退坡機制邊界4萬輛,該品牌或將成為啟動補貼退坡機制的首個品牌。

為了減少補貼退坡給銷量帶來的影響,比亞迪6月初宣布,自掏腰包補貼給消費者,補貼幅度達1.4萬元。

實際上,讓利促銷并非比亞迪一家。由于國家新能源補貼也在逐漸退坡,上汽榮威在年初就宣布主動承擔國家減少的補貼額度,并以此有效拉動了銷量。

如果選擇了沒有補貼的供應商,為減少缺失補貼對企業的影響,企業也可能會自掏腰包補貼給消費者。

“新能源汽車利潤很高,車企補給消費者的補貼對車企來說真的不算什么,企業有能力承擔。”一位業內人士感嘆道,2020年,新能源就可能會全面取消,屆時,車企可能都要選擇讓利促銷,供應商的選擇就沒了限制。

隨著補貼的退坡或取消,補貼對車企電池供應商選擇的影響也會減弱。選用符合標準且具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對于車企來說,能夠增強產品競爭力,這就意味著,對于大多數自主動力電池企業來說,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如果達不到車企要求,產品沒有競爭力,依然可能會被車企拒之門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韓政府就三元鋰電池問題再次進行了商議,業內人士表示,這是韓國政府向中國施壓,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韓國電池未能進入中國“電池目錄”的問題,在這種壓力下,政策保護還能持續多久不得而知,留給自主電池企業的時間不多了。“三星與LG化學正在申請進入下一批電池企業目錄,現在政策就是能撐多久就撐多久。”一位業內人士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