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均勝電子旗下的寧波均勝普瑞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均勝普瑞”),攜機器人工裝設備等前沿技術,在上海舉辦的“2015國際工業裝配與傳輸技術展覽會”上首度亮相。一年之前,“中德混血”的均勝普瑞呱呱墜地,成為承載均勝電子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戰略板塊的旗艦。
“我們的目標是將德國技術應用于中國市場。”均勝電子董事長、總裁王劍峰對記者說,“中國制造2025”規劃將對中國制造業未來十年產生深遠影響,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集成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解析均勝電子的成長軌跡,每一步都與海外并購緊密相連,輔之以精密的資本運作。從某種程度說,均勝電子要做的,就是復制收購德國普瑞切入高端汽車電子業務的發展路徑。
“中德混血”的智能制造
在均勝普瑞的寧波工廠里,機器與操作工的畫面勾繪出一幅和諧的場景,自動化車間地面上的淺綠色復合油漆異常鮮亮。“這些油漆都是按照德國標準調制的,普瑞的工廠使用全球統一的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一旁的工作人員說。
均勝普瑞副總經理黃浩勇告訴記者,在高循環周期的小微部件、低循環周期的較大和大型部件生產制造方面,均勝普瑞的優勢在業內有口皆碑,裝配系統的嚴格保證了產品的高質量和可用性。同時,獨特的適合所有物理尺寸的測試方法和機器人觸覺測量技術把控著設備最高要求。
均勝普瑞擁有“德國制造”血統。普瑞旗下的工業自動化業務始于1982年,去年收購的IMA的工業機器人業務則始于1975年,都有著深厚的技術積淀。去年8月設立的均勝普瑞的主要技術便來自于這兩家公司,初始人員支持則由均勝電子功能件事業部原有的均勝工裝中心提供,并聘請多名德國專家給予技術支持。去年10月,均勝電子與浙江大學簽約,共同創建創新設計與智能制造聯合實驗室,以推動德國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生產線技術在中國的推廣和應用。
黃浩勇說,均勝普瑞擁有一套完善的技術體系和專利成果,可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定制開發高度集成的全套數字化智能制造系統,具有高度柔性制造功能,其技術及服務優勢是國內企業所不具備的。
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均勝電子所在的浙江省幾年前就已啟動“機器換人”工程,催生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均勝普瑞的困擾是,市場競爭激烈,而公司的產品相對比較高端,在市場拓展方面相對難一些。“不過,我們的技術及服務一定是最優質的,隨著政府各類扶持政策的出爐,均勝普瑞的優勢會更加凸顯。”黃浩勇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均勝電子剛剛完成了總額11億多元的再融資項目,所募資金主要用于對德國汽車零部件企業QuinGmbH的收購。另有1.85億元將投入均勝普瑞的工業機器人項目,預計投產后第一年將具備年產工業機器人生產線35條的能力,投產后第二年達到年產60-65條生產線的能力。
均勝電子還表示,QuinGmbH正在研發的新產品,特別是金屬和其他復合材料產品,對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有強烈需求,憑借IMA在工業機器人集成領域40年的經驗和積累,正好在歐洲、北美和中國為QuinGmbH提供高效、優質的自動化生產系統,從而提高其自動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引進來、走出去”
在中國制造升級之路上,研發驅動與并購驅動是最重要的兩條路徑,許多中國企業鐘情于海外并購的捷徑,但疲于應對來自文化等方面的挑戰。但對擁有“并購基因”的均勝電子而言,海外并購的成功是可以被復制的。
早在2009年以前,均勝就通過并購上海華德等方式實現了擴張。2008年金融危機前后,創始人王劍峰越來越意識到,需要通過跨國并購來突破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天花板。2011年6月,經過一番艱澀的談判,均勝集團斥資18億人民幣成功收購普瑞74.9%的股份,并在次年3月完成了全資收購。
2011年5月,均勝集團重組遼源得亨借殼上市。2012年,均勝集團通過增發方式將德國普瑞注入均勝電子。目前,均勝電子的盈利支柱就來自普瑞。得益于收購普瑞的經驗,均勝對IMA、QuinGmbH的收購案游刃有余。“汽車電子產品系通過‘引進來’戰略成功實現在國內的飛速發展,工業機器人集成也將采用類似戰略實現在國內的高速增長。”王劍峰說。
實際上,在并購之后的磨合過程中,均勝花了不小力氣,在高管激勵、管理分工、員工溝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應對舉措,降低并購的潛在風險和成本。由于措施得當,德國普瑞管理團隊無一人跳槽,反而增聘了大量員工。
均勝也因此發生了許多改變。“很多生產的訣竅、技巧都是跟他們學的,尤其是自動化的生產線,還有工廠生產管理環境,至少都提前了3到5年。”王劍峰說,“技術就像一張紙,你在紙的這邊永遠不知道紙的那邊是什么東西,但實際上就是這一紙之差,你突破了以后一看,原來這個東西是這么玩的。普瑞對我們很多技術開發和管理理念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現在中德的兩個工廠基本上沒有差距了。”
王劍峰表示,隨著均勝普瑞市場逐步拓展,公司對國內市場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發掘了大量本土需求,即除了此前服務的世界500強制造型企業外,眾多本土制造型企業有著更大量的轉型和升級的需求。
翻開均勝電子半年報,公司現有的四大產品系:汽車電子(人車交互產品系HMI)、新能源汽車動力控制系統、高端內外飾功能件和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集成中,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集成業務的營收約2.7億元,占比為6.95%;毛利率23.96%,同比增加了5.46個百分點,顯露出強勁的發展潛力。
不過,目前均勝的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集成業務幾乎全部來自于海外市場。均勝方面透露,在中國市場,均勝瑞普已與博格華納中國公司等企業簽約,為他們提供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工業流水線,公司爭取國內業務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0%,至2018年達到3億元的年銷售收入,全球業務銷售額達到16億元人民幣,保持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