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北汽入股戴姆勒:布局新能源汽車 押注奔馳在華奪冠

時間:2015-08-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繼乘用車平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汽車)成功上市之后,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近日再放“大招”。

繼乘用車平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汽車)成功上市之后,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近日再放“大招”。

8月24日,徐和誼在北京奔馳十周年的慶典活動上透露:“北汽集團正在與戴姆勒股份公司(奔馳母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談股份收購事宜,入股成功后,北汽集團將成為戴姆勒的大股東之一。”

這意味著,繼上汽集團入股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東風集團入股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之后,北汽集團也將“走出去”,入股德國豪華車巨頭。此番股份收購中,雙方的合資公司北京奔馳無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方。目前,中國豪華車市場整體增幅不斷收窄,而北京奔馳正逆勢上揚,同時已經在多方面進行布局,蓄勢沖鋒。而在股東雙方的關系更進一步之后,北京奔馳在未來的競爭中也將多一分勝算。

交叉持股

作為北京奔馳的股東雙方,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的關系近年來不斷深化,逐漸從產品、渠道等方面上升到了集團資本層面。

“北汽集團和戴姆勒的合作并不僅限于制造領域和制造環節,而是圍繞汽車全產業鏈的全面合作。北汽集團絕不會是戴姆勒的小股東,而是將成為數得上的大股東之一。”徐和誼表示,“這樣一來,雙方的關系就親上加親了,對北京奔馳、北汽自主品牌以及上市公司北京汽車而言,都會帶來相當大的利好。”

中國汽車企業集團入股國外汽車巨頭的案例并不多見,在此之前只有兩例,對于北汽集團而言則是首次。但事實上,無論是北汽集團還是戴姆勒,對于這一資本運作并不陌生。

早在2013年,雙方就曾以股權收購的形式,將北京奔馳的銷售收入納入北京汽車的財務報表,促使北京汽車能夠在2014年末成功上市。但彼時雙方的資本合作主要通過合資公司進行:戴姆勒收購北京汽車12%股份,北汽集團和戴姆勒分別增持北京奔馳和北京奔馳銷售公司股權。此次“交叉持股”的結果是,北京汽車在北京奔馳的股權將增至51%,同時戴姆勒在北京奔馳銷售公司的股份也將增至51%。

據悉,北汽集團入股戴姆勒的計劃始于2013年,由此推測,或許在探討“交叉持股”的過程中,雙方就已經有了繼續加強資本合作的意向。

“北汽集團將收購戴姆勒多少股份目前還不確定,從相關的案例來看,北汽集團最多成為戴姆勒的第三大股東。因為如果北汽集團持股更多,對于德國而言意味著戴姆勒‘主權’有轉移的風險。”民族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曹鶴表示,“而且,北汽集團入股戴姆勒在中國和德國都將涉及相當多的法律程序,即使目前雙方已經達成共識,走完全部流程也還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

合作深化

或許正是因為入股事宜還沒有進入最后階段,在北京奔馳十周年的慶典活動上,此事只是作為一個“插曲”,而“重頭戲”則被放在了北汽集團與戴姆勒近年來的合作上。

眾所周知,作為雙方最初的合作基礎,合資公司北京奔馳初期的發展并不順利,不僅在成立3年后仍未能實現盈利,其進口車與國產車的兩個銷售渠道也爭斗不休。相對于德國豪華車三強中的另外兩個品牌,奔馳是最后一個在中國投產的,而北京奔馳成立初期的內耗,又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拉長了其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