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北汽新能源純電動車市場份額居全國首位

時間:2015-07-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此次合作將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直接轉化為電能,為生產及企業運轉提供持續的能源保障。用清潔能源逐步替代傳統能源消耗,將節省下的資金轉向新技術研發及渠道建設,這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北京街頭,北汽E150EV的身影日漸活躍。單獨搖號、不限行、沒有發動機噪聲、高額補貼等多重優勢,讓這款小車成為全國最暢銷的純電動乘用車型。昨天,記者從北汽集團獲悉,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汽車共銷售6223輛,已經超過去年全年5510輛的銷量。借此,北汽新能源搶下了全國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份額的22.5%,繼續保持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在北京市場的占有率更是高達66%。

“目標是北京的藍天”

“一直挺想買輛純電動汽車,聽說各方面評價還不錯,可最擔心的就是充電麻煩。”上班族傅先生的擔憂,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北京新能源車主拋到腦后。

為解決充電難的問題,北汽新能源開創了“私人充電+公共充電+移動充電+充換電結合+充電查詢”五位一體的充電模式。今年6月5日,北汽新能源啟動“衛藍眾享A+計劃”,攜手社會各界資源主導創建分時租賃、電動物流和充電場樁三大聯盟,力圖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圈。據悉,目前北汽新能源汽車可實現在綜合工況下超過240公里的續航里程,經濟時速下甚至可達260公里,大大減輕了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雖然現在新能源汽車輪候的越來越多,也不是百分百中簽了,但我還是會堅持選擇新能源,算是為北京的藍天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家住海淀的劉女士已在今年6月申請了第三期新能源汽車搖號。

在中心城區,機動車尾氣排放對PM2.5的貢獻令人擔憂,尤其是每天掃馬路高強度行駛的出租汽車。為了抑制出租車尾氣污染,北汽新能源已經在中心城區投放500輛純電動車。北汽新能源還與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從下月開始將利用中石化的加油站場地資源建設換電站,專門為出租車提供換電服務。據透露,整個換電過程只需要三分鐘,比普通汽車加油還快,這將讓電動出租車充電時間長耽誤運營時間的短板得到彌補。

“我們第一步選擇在出租車領域試水,一方面是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環境考慮,相信換電模式的出租車運營將在較短的時間內明顯改善城區的空氣質量。”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分析,今年或明年,中國將肯定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國內車企在新能源領域有望獲得“彎道超車”的重大機遇。目前,北汽新能源與全球新能源領先車企的差距正在縮小,某些領域可能率先走到世界前列。

生產基地大規模建光伏電站

在亦莊北京奔馳工廠,巨大的生產車間屋頂,藏著一座規模不小的光伏發電站。5萬平方米的區域密布著深紫色玻璃板,它們是默默吸收陽光轉化為電能的光伏電池組件,每年可發電312萬度;旁邊則是每天為工人們提供淋浴熱水的太陽能集熱系統,年節電129萬度。

綠色制造、低碳生產是傳統高能耗制造行業面臨的責任與挑戰,這樣的綠色工廠將在北汽旗下多個大型生產基地出現。昨日,北汽股份有限公司與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雄飛集團聯合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了北汽集團廠區光伏資源開發項目。此次合作將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直接轉化為電能,為生產及企業運轉提供持續的能源保障。“用清潔能源逐步替代傳統能源消耗,將節省下的資金轉向新技術研發及渠道建設,這無疑是更好的選擇。”北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透露,該合作項目的首個600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將在近期實現投產,北汽也將借此成為目前國內光伏發電用以生產制造規模最大的企業。

京津冀協同布局三大基地

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北汽集團已經先行一步。在提升現有制造體系智能化水平的基礎上,北汽集團正由集中生產向網絡化異地協同生產轉變。目前北汽集團已經形成9大乘用車生產基地和8大商用車生產基地的產業布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下,北汽集團積極做出戰略調整,在河北滄州、天津武清、河北曹妃甸建設三大基地。

在河北滄州市,北京現代新工廠正在建設,預計明年投產。滄州黃驊,北汽有限公司自主品牌生產基地下月投產。上述兩大整車生產廠,總產能近100萬輛,同時黃驊還配建了大型汽車物流中心和零部件產業園。在天津武清,一期400畝、二期100多畝的汽車零部件園區正在建設,將主要為北京奔馳提供零部件配套服務。在河北曹妃甸,北汽還將規劃鋼材消耗量較大、能與首鋼形成產業鏈配套的生產線。

以信息服務業為突破口,北汽集團正由傳統制造型企業向制造服務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轉型。目前,北汽正與樂視合作,共同研發互聯網智能汽車智能系統、EUI操作系統和車聯網系統。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