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73號文”明確今年新增目標17.8GW 市場投資規模陡增323億元

時間:2015-03-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最為重要的是,“73號文”給予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及全部自發自用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的特惠待遇。

17.8吉瓦的目標較此前的14吉瓦,多出了3.8吉瓦,以成本8.5元/瓦計算,即今年中國光伏終端市場擴充了約323億元的投資規模。同時,“73號文”體現了管理層欲促進市場發揮主導作用的思路。

“新電改”、“能源互聯網”、“節能環保”等熱點話題剛剛隨著全國兩會閉幕略有降溫,國家能源局便以《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下稱“73號文”),為光伏這一幾乎與所有時髦概念均可銜接的政策驅動型產業送上了個碩大的“紅包”。

根據“73號文”,管理層為中國光伏制定了2015年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7.8吉瓦的目標。相比之下,這一目標較今年2月《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中設置的14吉瓦,足足多出了3.8吉瓦。倘若以光伏電站8.5元/瓦計算,則一紙“73號文”便為今年中國光伏終端市場擴充了約323億元的投資規模。

得益于此,3月18日,A股、港股、美股的中國光伏概念板塊呈現普漲之勢,而協鑫集團麾下保利協鑫、協鑫新能源則實現領漲。

對于“73號文”,幾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界人士認為,除了超預期的目標(17.8吉瓦)釋放出管理層將繼續大力支持光伏產業的信號外,更深層上,“73號文”體現出管理層欲促進市場在產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在此基礎上,某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17.8吉瓦的新增規模并非依據此前相關數據推算,而是根據各地方上報的實際市場需求設定”。

不僅如此,針對備受關注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領域,“73號文”還給予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及全部自發自用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的特惠待遇。

將主導權交給市場

“73號文”在設定了超預期目標的基礎上,也要求各地區2015年計劃新開工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的總規模不得超過17.8吉瓦的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規模內的項目具備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補貼資格。

這意味著,未能列入省級計劃的大型地面光伏發電項目,無法拿到相關補貼。在業界看來,此番管理層在充分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也欲以“73號文”進行宏觀控制,保障光伏產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此外,“73號文”還指定河北、山西、安徽、寧夏、青海和甘肅為光伏扶貧試點省區,并在這一范圍內,安排專門規模用于光伏扶貧試點縣的配套光伏電站建設。

從去年起,“光伏扶貧”開始備受關注,設計者寄望其能夠成為扶貧工作的新途徑,同時,起到有效擴大光伏應用市場的作用。“這是一種政府承擔大部分資金、組織工作及相關強力優惠政策,貧困戶為直接受益人,光伏企業也有利可圖的‘共贏模式’。”某企業人士向記者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73號文”在“優先滿足新能源示范城市、綠色能源示范縣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等示范區域的建設規模指標需求,示范區域在已下達規模內的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可向國家能源局申請追加建設規模指標”的前提下,也明確指出“對明顯缺乏相應的資金、技術和管理能力的企業,不應配置與其能力不相適宜的光伏電站項目。棄光限電嚴重地區,在項目布局方面應避免加劇棄光限電現象”。

更為關鍵的是,“73號文”提出要求: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要在2015年4月底前,將由項目清單及往年結轉在建的光伏電站項目等組成的本地區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報送國家能源局等相關管理部門。

在此基礎上,建立按月監測、按季調整、年度考核的動態管理機制。即在4月底前,對未將新增建設規模落實到具體項目的地區,其規模指標將視情況調劑到落實好的地區;7月底前,經綜合平衡后,對建設進度快的地區適度追加規模指標;10月底前,對年度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網規模未達新增建設規模50%的,調減下一年度規模指標。

“這一制度首先是有利于確保17.8吉瓦年度新增規模的完成。此外,諸如‘鼓勵通過競爭性方式配置項目資源’等條款,以及為地方設定的相應時間限制,都將有效遏制光伏電站‘路條’投機行為的發生。”上述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分布式迎來發展良機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我國新增并網光伏發電容量10.6吉瓦,約占全球新增容量的1/4,占我國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的1/3,實現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平均年增10吉瓦目標。不過,相較10.6吉瓦中新增光伏電站所占的8.55吉瓦,分布式規模僅為2.05吉瓦。

現實情況是,盡管人們十分看好分布式光伏的未來,但它在中國的發展卻并非一帆風順。其中的阻礙包括由分布式光伏并網難、屋頂資源獲得難等種種原因引發的余電上網難,全額上網難。這也導致投資者往往更青睞于地面電站,舍棄開發費時費力的分布式光伏市場。

如今看來,這一切有望從2015年開始轉變。首先,即將出臺的《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預示著我國即將啟動售電側改革,即“配售分離”。

在業界看來,這將在未來催生一大批售電公司,促進市場充分競爭,化解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難題(自發自用以外的余量上網部分,甚至是全額上網)。雖然分布式光伏的一大特點就是可根據負荷設計為“自發自用”,以提高太陽能利用率。但相比之下,在自發自用的基礎上,實現余電的就近消納則是一種更為合理的方式。

除了“新電改”,此番“73號文”明確指出,將“鼓勵各地區優先建設以35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東北地區66千伏及以下)接入電網、單個項目容量不超過2萬千瓦且所發電量主要在并網點變電臺區消納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電網企業對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按簡化程序辦理電網接入手續”;同時,其還明確將“鼓勵結合生態治理、設施農業、漁業養殖、扶貧開發等合理配置項目,優先安排電網接入和市場消納條件好、近期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

最為重要的是,“73號文”給予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及全部自發自用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的特惠待遇。

“合理配置項目、消納條件好都是分布式光伏的特點。而結合‘73號文’全文內容,那些無法獲得更多地面電站配額的投資者,基于種種需求(如資產證券化等),將會在分布式市場開拓上投入更多精力,而由于‘不限制建設規模’,地方政府也樂于引導并扶持投資者開發分布式光伏項目。”某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