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復產擴產加速 多晶硅再現產能結構性過剩:近10萬噸

時間:2014-12-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說白了,多晶硅大廠商擴出來的產能最終會把仍在苦苦支撐的高成本企業徹底擠出市場。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最新數據也從側面佐證了這一點:目前我國多晶硅企業盈利情況趨好,但是部分企業仍處于盈虧平衡點甚至虧損,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多晶硅價格回升讓多晶硅生產企業重拾信心,即使今年年初價格小幅下滑也沒能阻擋企業復產、擴產的腳步。加上目前開工的產能,預計未來2年國內總產能將超過30萬噸,但多晶硅國內年消費量僅16萬噸左右。從目前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多晶硅價格反彈至25美元/千克以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成本在25美元/千克的企業將不具備任何競爭優勢,這部分的產能接近10萬噸。由此推斷,我國多晶硅行業將再現產能結構性過剩。

復產擴產加速:同比增六成

去年年初,我國60多家多晶硅企業,只有4~5家在少量生產,而今年第三季度,國內開工的多晶硅企業已達17家。雖然部分企業由于工廠例行檢修影響出貨,但從整體來看,產能利用率依然很高。前三季度總產量為8.9萬噸,目前國內多晶硅的有效產能已經達到了15.5萬噸。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內蒙古的2家企業和陜西的1家企業將通過新建工廠分別增加8萬噸和2萬噸多晶硅產能,新疆和青海地區的企業將通過技術改造分別提升1萬噸產能,東部地區也將提升3.5萬噸產能,新增總產能將達到15.5萬噸。

加上目前開工的產能,預計國內總產能將超過30萬噸,而國內目前的多晶硅消費量也僅在16萬噸左右。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告訴記者,2014年我國多晶硅產量預計超過13萬噸,同比增長六成以上。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下游應用市場完成年初既定目標的希望渺茫。

就在國內企業積極復產和擴產的同時,國際廠商也沒閑著。德國瓦克集團多晶硅業務在今年第三季度有了飛躍性的增長,幾乎是上年同期的4倍。即便忽略其從我國光伏企業獲得的超過7億元的多晶硅合同賠款,也比上年同期提升了近65%。

瓦克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魯道夫施陶迪格博士告訴記者,瓦克位于美國田納西州的新多晶硅生產基地將于2015年年中建設完成,實現滿負荷運營后,年產能至少可增加2萬噸,總產能將提升至7.2萬噸。

此外,據EnergyTrend分析師高嘉熙透露,今年10月份日本德山公司馬來西亞工廠已實現1.38萬噸多晶硅產能,初期預計開出七成;韓國OCI公司預計明年增加1萬噸供應量;韓華化學將新增0.3萬~0.5萬噸產能;美國SunEdison公司和三星精密化學在韓國的合資公司SMP,將使用高壓流體床法(HP-FBR),產能將由1萬噸增加至1.35萬噸,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即可達到全產能目標。

美國REC公司也在日前表示,將應用新一代流化床技術(FBR-B),增加0.3萬噸的半導體級多晶硅產能,同時正在進行在沙特阿拉伯建立一家2萬噸合資多晶硅工廠的可行性研究。

產能結構性過剩:接近10萬噸

以2013年全球多晶硅產能38.7萬噸來計,排除部分停產的企業,有效產能約在33萬噸左右。再扣除3萬噸的半導體級多晶硅需求,太陽能級多晶硅有效產能也達到了30萬噸。按照目前太陽能光伏電池每瓦耗硅量5.5克計算,已經足以供應55GW太陽能電池。

而從各家調研機構的最新預測來看,今年全球光伏裝機量也就在45GW~48GW之間。去年的有效產能已經超過了今年的下游需求,上述諸多擴產豈不是都成了“過剩產能”?

對此,君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張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受規模效應影響,全球多晶硅企業的生產成本呈梯度分布。大部分中小企業生產成本都在25美元/千克以上,而一些先進的大規模多晶硅企業生產成本已經下降至20美元/千克左右。特別是一些老牌企業的設備折舊已經得到有效攤銷,成本可能已經低于20美元/千克。

以人工成本為例,雖然歐美地區人力成本較高,但由于部分國際巨頭已經有了近30年的生產運營經驗,勞動生產率也較高。如德國瓦克1.5萬噸生產線僅需500人左右,而國內能達到甚至低于這一人數的可能只有保利協鑫一家,其他企業的平均水平估計需要1000人以上。

從目前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多晶硅價格反彈至25美元/千克以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生產成本在25美元/千克的多晶硅企業將不具備任何競爭優勢,而這部分的產能接近10萬噸。去掉這部分之后,即便多晶硅大廠商們適度擴產,全球多晶硅供需大抵也還是平衡的。所以說,所謂的產能過剩應該是結構性過剩,“不具備競爭力”產能的過剩。

“同時,考慮到全球多晶硅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我國,進口關稅較低的韓國和德國多晶硅企業都在持續擴產,進口關稅較高的美國多晶硅企業則是通過加工貿易等手段避稅傾銷。因此進口多晶硅勢必仍將占據相當一部分國內市場。”張為表示。

說白了,多晶硅大廠商擴出來的產能最終會把仍在苦苦支撐的高成本企業徹底擠出市場。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最新數據也從側面佐證了這一點:目前我國多晶硅企業盈利情況趨好,但是部分企業仍處于盈虧平衡點甚至虧損,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