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能源消耗和環境危機日益凸顯,新一輪的能源革命中,綠色低碳行業備受關注。隨著國家一系列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的出臺,特別是分布式發電的相關配套政策陸續出臺,光伏行業或可借城鎮化契機發展。
光伏借力城鎮化市場空間巨大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年—2020年)》中提出,加快建設可再生能源體系,推動分布式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多元化、規模化應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其中的縣城和重點鎮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專欄內,更是提出要優先使用太陽能等分布式能源。其內容包括,城鎮建設和改造要優先采用分布式能源,資源豐富地區的城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顯著提高。鼓勵條件適宜地區大力促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馬慶斌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城市病”日益嚴重,能源結構問題突出,綠色低碳的光伏產業對城市空氣污染問題很有幫助。未來分布式光伏產業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大。
近年來,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扶持力度加大,光伏發電成本的降低使得很多企業投身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建設。李慶龍是一家小型光伏企業的負責人,在他與同行業人士交流中,發現大家普遍看好新型城鎮化這一契機。
李慶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城鎮化發展中,提倡建設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光伏發電這一清潔能源的使用符合綠色低碳的城市發展原則。“我們認為,未來農村市場具有巨大潛力,國家大力扶持分布式光伏發電,推出新能源利用示范城市、新能源示范村等模式,鼓勵農戶投資創收,除了用電不花錢外,剩余的電國家給予補貼。通常一個農戶投資2萬—5萬元,4—5年時間便可回本,這使得光伏發電不止是一種能源產品,也屬于一種投資產品?,F在我們正試圖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來幫助農民。”李慶龍說。
光伏布點要考慮城鄉格局變化
業內分析師認為,對于光伏行業來說,新型城鎮化是直接利好。這是因為在城鎮化過程中,大量的新建筑必然要有能源供給,新能源利用肯定要占一定比例。同時,城鎮化既需要龐大的能源供應做支撐,也在改變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并衍生出新的商業投資機會。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認為,我國分布式發電的發展可以分為規?;?、市場化、商品化三個階段,按照我國光伏發展路線圖,2015年將實現在用戶側的平價上網,依靠政府補貼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時間不會太長。政府財政的支持首先是國家規劃目標之內的項目,對于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如具備接入電網運行條件,則可放開規模建設。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場是光伏電站市場化、商品化的關鍵,探索差異化、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是我們應該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
同時,光伏產業下鄉也面臨種種挑戰,李慶龍認為,光伏產業屬于資本運營型行業,進入此領域的企業比較多,目前整體面臨競爭壓力較大、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未來要在商業模式和產品方面有更多的突破性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