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我國深入調整能源結構,積極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的背景下,大力支持和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成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舉措。
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光伏產業發展,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推動產業創新升級。相關會議也提出,要重點拓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要求電網企業保障配套電網與光伏發電項目同步建設投產,優先安排光伏發電計劃,全額收購所發電量。而智能電網的發展正在成為解決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難問題的重要舉措。
消納綠色電力需提高電網智能化
“并網不等于消納,可再生能源所發電量接入電網系統,不等于所有顆粒能全收。”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的一席話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分布式光伏發電大規模地推廣,使業界對我國的電網系統寄予厚望。從電網角度如何推動能源的綠色轉換?如何推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這兩個問題的提出給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光伏發電的大規模并入配電網系統提出更高要求。蔣莉萍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電力系統發展不是簡單地把原件組合在一起,是需要以長遠經濟性為目標。把電源的布局和電網建設更好的匹配,把技術性方案落地。電網要圍繞電力系統的損失平衡的特點,更加低成本發展基荷、腰荷、峰荷的結構,這是當前非常重要的技術經濟型問題。”由于光伏經濟性和技術性的短板,傳統以電量為單元的電力市場架構里,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光伏的進入。“加強電網智能化,提升新能源的接納能力和多元化的服務能力。重構能源體系,重新定義利益相關方的關系。”蔣莉萍表示。
《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各級電網企業在進行配電網規劃和建設時,采用相應的智能電網技術、配置相應的安全保護和運行調節設施。對于新能源示范城市、綠色能源示范縣、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同步制定相應的智能配電網建設方案。
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自2009年提出智能電網的構想,智能電網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融合。這就意味著電網必須要有強大的電力輸配能力,靈活互動的服務能力,還有強大的事故或者災害的抵御能力。在智能電網的構想中,分布式光伏的進入正是對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賦予了全新的定義。
蔣莉萍強調,“在具備技術手段的同時必須提升管理手段。大規模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并入電網,如果技術不到位,系統運轉將非常困難。所以對可再生能源出力預測,達到可試、可調、可控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通知》指出建立包含分布式光伏發電功率預測和實時運行監測等功能的配電網運行信息管理系統,對區域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實現實時動態監控和發輸用一體化控制。
據了解,今年7月1日,浙江嘉興供電公司首套服務于供電公司、政府、企業的嘉興區域分布式電源調控及運營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據了解,該平臺導入當地氣象部門提供的氣象數據,并進行分析,對嘉興市未來7天的光伏發電情況進行預測,防止因天氣變化帶來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能力波動對電網穩定和安全運行產生影響。同時,調度人員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較為直觀地監控嘉興市各地區的氣象狀況,以及各地區的光伏發電總量,并可將每個時間段的發電量與預測值進行對比,從而確保嘉興電網的平穩運行。
據悉,該平臺所開發的群控功能,在不久的將來,還能實現根據嘉興電網的具體情況,對光伏電站的發電進行控制,從而確保電網的安全運行。
市場化手段靈活解決融資難題
談到融資,是一個令光伏行業最為頭疼的問題,至今分布式光伏融資難題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2014中國光伏發展報告》稱分布式光伏投融資障礙主要存在四個方面:首先,金融機構缺乏對分布式光伏的深入了解和認識。其次,融資形式單一。然后,銀行融資嚴重受限。最后,商業模式不明確。
四大障礙看似復雜歸根結底來源于行業對20年生命周期是否可按設計預期穩定發電;分布式光伏售電價格是否穩定;發電方是否可以穩定的結算補貼和電費的擔憂。業內有專家表示,由于缺少強制性規定致使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長期收益無法保證。
新政中關于解決融資難的舉措更像是一場迂回戰,避其鋒芒、劍走偏鋒。通過政府融資平臺、銀企戰略合作、封閉貸款、融資租賃等方式的引入,靈活機動的攻克分布式光伏項目貸款擔保的難題。
《通知》規定,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與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融資服務平臺,與光伏發電骨干企業建立銀企戰略合作關系,探索對有效益、有市場、有訂單、有信譽的“四有企業”實行封閉貸款。鼓勵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為光伏發電提供一體化融資租賃服務,鼓勵各類基金、保險、信托等與產業資本結合,探索建立光伏發電投資基金,鼓勵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開展信用擔保,在支農金融服務中開展支持光伏入戶和農業設施光伏利用業務。建立以個人收入等為信用條件的貸款機制,逐步推行對信用度高的個人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提供免擔保貸款。
“我國現在政策已經非常好了,我希望能夠著力點在抓落實。同時要更多地利用市場化的一些手段,吸引保險公司、銀行來介入,使得這個行業發展更加均衡。”航天機電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