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對汽車的需求逐年遞增,各品牌汽車價格戰硝煙十足,汽車產銷量連年攀升。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3年1-11月份,中國內地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999萬輛和1986萬輛,同比增長14.3%和13.5%,增速比2012年同期加快9.8個和9.5個百分點。僅在2014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已分別達到1178.34萬輛和1168.35萬輛。
汽車行業的穩步增長對汽車制造企業自身技術的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隨著“工業4.0”的逐步實施,制造業整體正在向著智能化與信息化方向轉型升級,同樣,企業將汽車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目光投向了智能制造與數字化工廠相結合的模式。
全自動沖壓生產線
汽車制造業是目前對自動化程度要求較高的行業之一。車身零件沖壓生產的機械化與自動化程度也是衡量汽車車身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提高其過程的機械化與自動化程度才能有效的提高沖壓設備的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據了解,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二機床”)目前已生產制造了70余條大型快速全自動沖壓生產線,其中出口美國福特6條雙臂快速全自動沖壓生產線。以濟二機床為代表的國產沖壓設備,能夠滿足世界汽車沖壓的最高要求。
濟二機床所擁有大型智能沖壓生產線、大型伺服沖壓生產線等數字化沖壓裝備,涵蓋自適應風刀連續拆垛、自適應視覺對中、數字網絡、激光掃描檢測、自動引導等技術,能夠滿足汽車行業多車型共線輕量化車身、安全綠色、數字化沖壓車間、預防性故障診斷等需求。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拉動了汽車裝備業的發展,同時汽車裝備業的進步也推動了汽車產業的升級。
濟二機床副總經理薛延祥曾表示:“對于數字化沖壓車間的設備規劃,濟二擁有高速沖壓線、快速沖壓線、多工位沖壓線、級進模沖壓線、板材處理設備、試模壓力機、模具龍門銑等全套的解決方案,供汽車行業打造高效、智能的數字化工廠。”
信息化建設必不可少
在智能制造設備的支持下,數字化工廠建設的硬件設施已得到保證,但其“軟件”部分信息化同樣必不可少。信息化建設工程包含3個方面:一是,生產信息化軟硬件系統;二是,物流規劃方案;三是,數字化仿真技術。組織結構包括生產控制系統組成的“生產網”;WMS、全場ERP和CRM共同組成集團ERP的“管理網”。其中生產控制系統的作用是:及時準確地發布生產信息,實現可視化管理;客觀準確地采集生產狀態信息,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為由被動解決問題轉向主動提升管理提供硬件支持。生產控制系統的意義在于生產的集中控制、數據的統一管理以及生產與設備狀態的集中監控。
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第九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九院”)在運用信息化手段建設物流規劃系統以及建設汽車行業數字化工廠物流系統的過程中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第九設計研究院部長馮君霞博士在“2014數字化工廠國際研討會”曾講道:“九院物流規劃技術的核心應用包括:投產前規劃方案驗證;快速驗證解決方案;可重用模型投產后應用。通過物流規劃方案的設計計算,運用邏輯仿真模型及細節仿真模型,根據仿真運行及輸出的結果做出適應性調整,輸出最佳的物流規劃方案。”
到目前為止,中國真正的本土數字化工廠建設正在摸索前進,西門子工業自動化成都生產研發基地作為其最新的“數字化工廠”已于2013年9月正式投產,為本土化企業數字化工廠在中國的建設提供了經驗。智能制造與數字化工廠的結合這條汽車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之路,在工業4.0的大趨勢下,也必將越走越寬。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