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合肥光伏扶貧——全國的又一個新“首創”

時間:2014-08-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實施光伏下鄉扶貧工程,充分利用農村貧困戶的屋頂資源,建設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開拓農村貧困戶增收渠道,是合肥市將新興產業發展與扶貧開發工作有機結合的一個創新舉措,也是合肥市促進貧困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全國尚屬首創。

原本是貧困的農戶,轉身卻變成“電老板”:自家擁有光伏發電站,從此陽光可“變現”。而且,不僅自己家里用電不再花錢,多出來的電量還可以并網到供電系統,折算成“發電費”。這就是合肥市在全國的又一個新“首創”:光伏扶貧。

光伏下鄉“百千萬”

合肥市經信委主任李海鷹告訴記者,正在打造“光伏應用第一城”的合肥,光伏工程不僅讓工業企業用上了清潔能源,而且將福澤千家萬戶。“光伏扶貧”就是合肥光伏應用的一大亮點。

“最早,‘光伏扶貧’項目是由合肥市長張慶軍提出來的,按照政府推動、專項投入、農戶自愿、收益全留、試點示范、逐步推開的工作思路,正在通過多個渠道推廣”。去年,“光伏下鄉扶貧工程”先在100戶貧困戶家庭進行試點,由財政出資為每戶建設1個裝機容量3KW的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接入戶用配電設備,實現并網發電。供電公司與貧困戶簽定并網發電合同,按結算周期向貧困農戶全額支付上網電費。

2014年,合肥市又出臺了《光伏下鄉“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18年底,全市建設100個光伏應用示范美好鄉村,1000個農村光伏扶貧家庭,以及1萬個農村家庭分布式光伏電站和1萬畝光伏設施農業(漁業)基地。目前,“光伏”這個新鮮的事物,正在讓越來越多的貧困農戶率先用上清潔能源。

屋頂的“寶貝疙瘩”會賺錢

在合肥市長豐縣楊廟鎮十井社區,以前的貧困戶孟凡生,如今已經成了鄉親們的“焦點話題”。為啥?因為在美國富人家庭屋頂上安裝的光伏發電系統,同樣裝在了他的家里。

由于動過大手術導致勞動能力喪失,孟凡生夫婦的生活成了問題,成了村子里的貧困家庭。直到去年,長豐縣政府免費為他們安裝了3KW家庭光伏電站。原本對此一無所知的老孟,一下子變成了“光伏通”。

“電站就在我家屋頂上。電網的工作人員,不用進到我家,就能看到電站運行情況和抄表”,一提到屋頂這個“寶貝疙瘩”,老孟就合不攏嘴。“上個季度,我已經從一卡通上領到了200多塊錢電費啦”。瞧,這個“寶貝疙瘩”不僅讓老孟家用上了免費的電,而且還“勤勞”地幫他賺錢呢!

老孟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讓社區里沸騰起來。鄉親們對光伏電站津津樂道,已經成了光伏發電的“宣傳員”。

“精準扶貧”打出“組合拳”

楊廟鎮副鎮長武林告訴記者,之前,長豐縣把50戶“光伏扶貧”項目指標全部分配給了這里的困難農戶,在施工單位和供電等部門的努力下,50戶家庭光伏電站于去年12月12日正式并網運行,整個項目建設時間僅用了56天。

在武林看來,“光伏扶貧”項目是從“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的新嘗試,可以為貧困戶每戶年均增收2500元左右,快速、長效地幫他們脫貧。根據合肥市光伏下鄉扶貧工程試點實施方案要求,今后將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市范圍內的貧困農戶中推廣。

“實施光伏下鄉扶貧工程,充分利用農村貧困戶的屋頂資源,建設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開拓農村貧困戶增收渠道,是合肥市將新興產業發展與扶貧開發工作有機結合的一個創新舉措,也是合肥市促進貧困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全國尚屬首創。”李海鷹介紹說,下一步,合肥市還計劃將“光伏扶貧”與農村危舊房改造等工程結合起來,“不僅直接改變貧困農戶的生活現狀,而且還將對美好鄉村、城鄉統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