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4中國碳市場成敗的關鍵年

時間:2014-02-24

來源:低碳工業網

導語:2013年12月26日,天津市碳排放交易啟動,成為繼深圳、北京、上海和廣東之后的第五個碳市場。目前,國內七個碳交易試點中已有五個啟動,另外兩個試點也有望在2014年開始。中國已經成為除歐盟外,利用碳排放交易管控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二大市場。


2013年12月26日,天津市碳排放交易啟動,成為繼深圳、北京、上海和廣東之后的第五個碳市場。目前,國內七個碳交易試點中已有五個啟動,另外兩個試點也有望在2014年開始。中國已經成為除歐盟外,利用碳排放交易管控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二大市場。

有中國特色的碳排放交易

迄今為止,各試點省市已圓滿完成排放數據的首輪核算、報告和核查工作,并將排放配額分配到企業,建立了各自的交易所,制定了相應的法規和交易細則。

中國的碳交易試點僅包括七大溫室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通常覆蓋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40%?60%,涉及電力行業和鋼鐵、水泥、石化等重工業行業。由于電價在中國受到嚴格調控,發電企業無法將碳成本通過價格傳導來促進需求側管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的碳交易試點除要求發電企業提交排放許可之外,也要求用電客戶提交排放許可,但這樣可能存在雙重核算的問題,使得碳核算更加復雜。

中國各碳交易試點之間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著很大差異。其中,北京和深圳的服務業經濟比重較大且排放總量較小,因而更有可能實現排放峰值。為了提高碳交易涵蓋的排放比重,北京和深圳都要求服務業重點企業也參與碳排放交易,深圳還為建筑和交通行業另行設置了交易板塊。試點省市中,唯有北京對既有設施提出了年度絕對減排量要求,盡管這樣的要求只涵蓋了制造業和服務業。北京制造業和服務業企業的配額將逐年減少,2015年,北京制造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獲得的配額分別是其2009?2012年年均排放量的94%和96%。雖然深圳沒有絕對量的減排要求,但涉及的企業需要在未來三年將單位增加值碳排放降低32%,并且排放量的絕對值年增長不超過10%。

深圳和天津的碳排放交易允許個人投資者和非控排企業參與交易,這帶來更高的交易頻率,但也可能導致更大的價格波動。事實上,過去6個月以來,深圳碳市場的交易價格變幻莫測,交易價格從28元到130元不等。

廣東碳排放交易的覆蓋總量約為3.88億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交易體系,也是透明度最高的試點。廣東不僅披露了分配的配額數量,還披露了為新增產能和為市場干預而預留的配額數量,這些信息在其他試點中一般是不公開的。廣東還是唯一一個要求企業通過拍賣方式購買一部分配額的交易體系,2013年企業的配額中,3%來自拍賣,到2015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10%。2013年,這一舉措將為減排行動籌措至少6.3億元的資金支持。上海要求六家駐上海的航空公司提交其國內商業航班的排放許可。理論上講,如果推廣上海的做法,中國可以提出一個抗衡歐盟試圖將航空排放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舉措。與其他試點相比,上海在追溯企業的節能工作方面也是獨樹一幟。根據上海配額分配規則,2006?2011年,節能量獲得國家或上海市政府部門認可并得到獎勵的企業,可以獲得額外的配額。

千里之行第一步

雖然七個試點省市中還有兩個尚未啟動交易,但國家和地方政府已經著手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北京、天津、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的發改委已簽訂備忘錄,同意聯手研究跨區域的排放交易。從國家層面來看,政府部門也開始研究探討全國的交易機制。

已有的試點工作主要定位于對不同方法的嘗試,這也恰恰是擴大碳市場范圍在操作上面臨的挑戰。考慮到現有試點之間的差異和各地條件的不同,一個覆蓋面更廣或者全國范圍的碳市場在關鍵的要素層面或許要保持嚴格一致,比如碳核算、報告和核查等;同時,應允許地方政府在其他要素方面有一定的靈活性,比如排放總量設定和配額分配。2013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10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并力爭推出全國性的重點企業溫室氣體報告制度,就是建立這種共同要素的努力。

法律基礎是另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北京和深圳已經通過地方立法來支持碳交易,其他試點省市則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國家層面的碳交易需要堅實的法律基礎,目前,國家發改委正牽頭起草應對氣候變化法或許可以提供所需的法律保障。現階段,由于擔心市場風險,所有碳排放交易試點都禁止開發期貨等衍生產品。然而,如果碳交易要成為降低減排成本的有效機制,市場需要保持合理的流動性,以提供可靠的價格信號和接納企業不同的履約方案。

雖然迄今為止各試點都在按其設計運行,但評價中國碳交易試點還為時尚早。對大多數試點來說,2014年是第一個履約期結束,即完整地完成核算報告、配額分配、排放許可交易和上繳配額等一系列周期性活動。因此,今年是觀察碳市場成敗的關鍵一年。“建立碳交易機制遇到的困難遠遠超出了我們之前的想象”,一位來自試點省市政府的官員說,“但是一路走來我們現在更有信心,這項工作是有用的。”

來源低碳工業網:http://www.tangongye.com/CarbonAsset/NewShow.aspx?id=6090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