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0萬億低碳市場加速能源結構調整 新能源行業蓄勢待發

時間:2016-03-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我國2020年風電累計裝機量至少要達到200GW,其中海上風電需在2020年達到30GW,從目前推進的速度來看,海上風電建設需要提速才能完成發展目標。

博鰲經濟論壇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解振華表示,2005年中國承諾到203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總投入將達到41萬億元人民幣,2015年過后,還有30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場。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主要從能源結構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入手,降低碳強度與污染氣體排放。受30億低碳市場利好提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將加快,新能源行業蓄勢待發,前景可期。

環保+能源危機驅動新能源發展刻不容緩

新能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指的是傳統能源之外的、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形式,包含光伏、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核電與新能源汽車等。

與傳統能源(煤炭與石油)相比,新能源具有環保和可再生的優勢。在環保問題上,火力發電造成的環境污染正飽受詬病,亟待用清潔能源降低火電比例,從而降低污染;可再生方面,傳統能源日漸枯竭,我國的煤炭的儲采比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07年的45年下降至2013年的31年,天然氣的儲采整體呈下降趨勢,2013年為28年,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在此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戰略刻不容緩。

政策暖風頻吹新能源行業投資亮點浮現

近年,我國積極出臺的多項政策體現出了國家加調整能源結構,發展綠色經濟的堅定決心。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著力優化能源結構,堅持發展非化石能源與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并舉,要大幅增加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消費比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

此外,還有《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關于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政策的通知》與《關于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旨在削弱傳統能源市場,激發新能源行業活力。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也明確提出要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打造低碳清潔、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隨著《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征求完畢、正式發展規劃下發,新能源行業在政策力挺下,發展前景值得期待。結合各類新能源裝機發展情況,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光伏、風電、核電將是未來新能源行業投資亮點。

新增裝機不少于1500萬千瓦光伏建設提速

光伏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簡稱,能將太陽能輻射轉換為電能為用戶供電,光伏主要以并網式發電為主,包含地面電站與分布式電站兩類形式。

2015年光伏裝機結構分布

自2013年起,中國的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連續3年每年超過1000萬千瓦,去年更是超過1500萬千瓦。截至2015年底,中國光伏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300萬KW,超越德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市場。有關數據還顯示,2015年,我國光伏相關行業投資約1000億元,同比增長近40%。

政策利好下,不少企業扭虧為盈。光伏電站的投資熱情不減,前20名光伏組件制造商里,業務基本都涉及下游電站開發,且盈利能力明顯增強,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根據33家規模企業經營情況調查,平均利潤率4.7%,同比增長30%。

國家能源局表示,十三五”時期,中國每年將新增1500萬—20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繼續保持為全球最強勁增長的光伏市場,光伏發電正步入快速發展期。

我國光伏行業還處于成長期,這一階段度電成本有所下降、資本市場開始瞄準光伏產業,政府開始調整補貼力度。不過,光伏度電成本還未降至火電與水電的水平,因此產業盈利仍舊依賴政策補貼。

基于以上現狀,未來分布式光伏建設、PPP模式與能源互聯網將成為光伏企業轉型的關鍵領域。分布式光伏電站目前在國內的應用不到20%,隨著用地資源緊缺,地面電站發展模式不適于光伏推廣,分布式光伏將大有可為,在中東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將迎來分布式光伏建設熱潮;

光伏扶貧授人以漁模式獲贊光伏產業景氣度持續上升

PPP模式即政府與外來資本合作的模式,一方面,引入外來資本,光伏行業投資額將增加,這有利于調動光伏企業發力光伏建設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建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政府放權給社會資本后,市場將取代政策指導光伏發展,行業將在良性競爭中獲得快速發展;

能源互聯網旨在解決光伏消納,提高光伏利用率,并減少“棄光”現象。雖然能源互聯網目前存在行業壁壘,且處于起步階段,不過在電改、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能源互聯網將大有可為,預計到2020年我國能源互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可達9400億美元,這值得光伏企業發力。

核電產業鏈爆發在即核電設備先行

核電是核能發電的簡稱,是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與水電、風電、光伏等能源形式相比,核電可以持續發電,不受季節困擾,也沒有消納難的問題,因而成為各國重要的能源戰略。

2013——2015年中國核能發電比例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2013年與2014年核能在全國累計發電量占比分別為2.10%與2.39%,2015年核電累計發電量為1689.93億千瓦時,同年全國累計發電量為56184.00億千瓦時,核能發電約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3.01%。

中國核電新名片華龍國際成立核電產業發展提速

核能發電占比持續上升,但與海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來我國核電還有極大發展空間,國內核電建設與海外核電技術輸出將成為核電發展主流,目前國內外環境都適宜核電發展,產業鏈正醞釀爆發。

核電產業鏈包括上游(核燃料、原材料生產)、中游(核反應堆、核電核心設備制造及核電輔助設備制造環節)與下游(核電站建設及運營維護)三大環節,其中核電設備是核電產業主投資環節,當前核電站投資中核電設備投資占比約為50%,因此預計核電設備將在內外利好的市場環境下最先受益。

我國核電設備的投資額在2008年達到高峰,為707.30億元。隨后逐年下降,到2011年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核電設備投資更是遭遇重創。不過,隨著沿海核電項目重啟,內陸核電建設呼聲高漲、海外推廣有序推進,我國將再次迎來核電設備投資高潮。

“十三五”核電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要達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以2014年我國新增864萬千瓦核電裝機量計算,我國核電設備市場可達到750億元-800億元規模,是2013年的2倍以上。預計到2020年,我國核電設備市場容量有望突破3000億元。

風馳電掣海上風電將成藍海

風電是風能利用的重要形式,主要有海上風電與低風速發電兩種形式。我國風電行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在經歷了早期示范、探索、發展與大規模發展四個階段后,風電行業規模迅速增大。

2010年至今,中國風電總裝機一直躍居世界之首。2015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量30,500MW,受此驅動,2015年全球風電市場新增裝機63,013MW。截至2015年底,中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45.1GW,超越歐盟141.6GW總量。“風馳電掣”般的發展速度使風電成為絕佳的新能源,加上風電成本不斷降低像火電與水電看齊,未來風電將成為最有競爭力的電力產品。

不過,風電高速發展的同時,行業消納與資金難題也不容忽視。未來風電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國家加大補貼力度,簡化補貼流程,吸引風電行業投資。除此之外,突破技術瓶頸環節棄風限電問題、發力海外市場解決過剩產能也將是風電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我國2020年風電累計裝機量至少要達到200GW,其中海上風電需在2020年達到30GW,從目前推進的速度來看,海上風電建設需要提速才能完成發展目標。成本限制了海上風電發展,但從長遠來看,海上風電風速較大,且更為穩定,可利用時間長,且海上風電場接近人口稠密、對用電需求量巨大的大中型城市,因此將成為風電行業藍海,未來潛力巨大。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