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國際范圍內有“機器人王國”之稱,它在國內工業生產的自動化機器人應用及工業機器人出口上都有顯著的成績,但是近年來的它的機器人出貨量卻有下滑的趨勢,發展遇阻。
機器人的應用可以說在日本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從機器人酒保到工業機器人在各行各業中都占據一定地位,照理說隨著現在工業自動化潮流的再次興起,其國內機器人出貨量應該呈現大幅上漲的趨勢,可事實恰好相反,機器人出貨量卻呈現下滑趨勢。
日本機器人工業會發布了2013年一季度結算期日本產業機器人實際出貨臺數(42家會員企業),數據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6.5%,為22545臺,連續3季度下降。據統計,日本機器人一季度結算期的訂單臺數同比減少12.8%,為23748臺,連續5季度減少。生產臺數同比減少19.5%,為21339臺,連續3季度減少。為什么會出現這類情況?這也許有多重方面的原因。
其一,近年來日本國內的電子業受到重創,三大電子廠品生產商此前相繼陷入巨額虧損,對于其國內的電子產品生產毫無疑問會產生影響。同時,日本國內的制造業PMI指數連續多個月一直呈現萎縮的態勢,直到近兩個月以來才有一定改觀,制造業的嚴重萎靡直接導致國內市場的機器人需求下滑。
其二,目前現在全球范圍內,機器人生產商大致可以分為三大流派,分別是日系機器人、歐系機器人、美系機器人三大類。雖然各自產品的技術側重點不同,但在全球范圍內無疑處于一個競爭的態勢。再加上中國大陸、臺灣、韓國等地區機器人產業的不斷發展,更加加劇了這一產業競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