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訂單分配、到料號、到供應商 三個不同層次的優化
文:文/劉寶紅2023年第二期
導語:有個學員來信,說建立有章可循的供應商獎懲,就是一定要讓供應商很清楚地知道,他們表現的好壞(交貨、質量)直接關系到 訂單分配額。
這位學員來自大批量行業:制造業,所在企業規模在百億級,在行業里屬佼佼者。我想說的是,訂單分配是供應商管理 的一部分,但不能以偏概全,成為供應商管理箱里的主要工具。對于供應商管理,要從訂單、料號和供應商層次三個層次來考量。每 一個層次適用的范圍不同,考慮的東西不同,對供應商和公司的影響也不同。本文摘自《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 3版。
訂單層次
訂單層次是以訂單為單位來管理供 應商,即針對具體的料號,由兩個或多個 供應商供貨,通過調整訂單份額來作為管 理供應商的籌碼。這是兩點/多點尋源, 或者叫一品兩點/多點。從供應商的角度看,特定的料號作為一塊餅,要么分一大 塊,要么分一小塊,但一般情況下總能分 一點,否則采購方就無法維持兩點或多點 尋源。這種做法在大批量行業比較常見。 在批量很大,已經超越供應商的最佳批量 時,或者采購量太大、占供應商產能比例過高時,或者供應商之間在價格、質量上 差別較大時,這種做法有一定的道理。
兩點或多點尋源的問題是,訂單比例 如何定?這是個非常復雜的數學問題,沒 有簡單劃一的答案。我看過美國西北大學 商學院的兩位教授的研究,說三一開可以
作為起點——這是針對北美企業,中國的 供應商價格低、質量和交期差;北美的供 應商價格高,但質量、交期好——75%的 給中國供應商,25%的給北美供應商。這 個比例也跟德勤咨詢公司的分析一致。當 然,任何數學模型都有很多假設,這里沒 法一一道明。實踐者可以在這個比例基礎 上對分配比例加以調整。
料號層次
但是,當批量較小時,這種做法進一 步降低了規模效益,則不一定適合。這時 候,就該以料號做為整體來考量。料號層 次是以料號為單位管理供應商,即針對特 定的料號,對于特定的供應商來說,要么 做,要么不做;要做就是全做,不做就是 全不做。這是典型的一品一點,或者叫單 點尋源,即一個料號只由一個供應商來做 ——當然在供應商選擇階段,一般會有多 個供應商參與,以維持相對充分的市場競 爭。
一品一點在多品種、小批量的行業比 較常見,其驅動因素是規模效益。在管理 完善的歐美大批量行業,這種做法也挺常 見,即料號層次一品一點(一個料號對應 一個供應商)、產品層次多點尋源(類似 的料號保持兩個或多個供應商,這些供應 商互為備份),除非是量非常大的話,比 如蘋果的iPhone和iPad,如果給一個供應 商,占他們的產能比例太高,業務變化對 供應商的影響就太大。這是最大程度地獲 取規模效益,同時也規避多點尋源帶來的 不確定性,以推動與供應商的深度合作。
供應商層次
供應商層次是以供應商為單位做決 策,即對于特定的供應商,要么跟我們 做生意,要么不做生意。這一般是在供應
商準入或整合時的大決策,也是供應商管 理的最大決策。對于關鍵供應商,這屬于 公司的最大決策之一,關系到公司的未 來。比如由于與三星的專利之爭,蘋果為 iPhone 6導入臺積電,就是這樣的一個 大決策。順便提及,總的說來,公司的重 大決策也就那么幾個:找什么客戶,開發 什么產品,雇什么人,與什么供應商做生 意。所以說,關鍵供應商層面的決策,其 實已經上升到公司層面,遠遠超越采購職 能。
跟眾多的公司接觸后,我發現個有 趣的現象:越是管理粗放的企業,越在 訂單配額層次糾纏得多;越是在訂單層次 糾纏的企業,看上去越是辛苦,過得是有 今天、沒明天的日子。相反,越是把注意 力放在料號、供應商層面的公司,總體管 理越好,公司的競爭力更強,盈利水平更 高,看上去也越有前途。當然,這只是個 人所見,歡迎拍磚。
對于本土企業來說,訂單分配在大批 量行業比較常見。有些公司成文或不成文 地規定2+1——一個料號,分配給兩個供 應商做,第3個供應商已經資格化好了, 一旦一個供應商出局就馬上頂上。繼續下 去就是3+1. 4+1.甚至N+1.這種做法 太過于依賴市場競爭,看上去挺好,其實 有很多副作用,詳情可參見拙文《你不能 過份依賴市場來管供應商》(供應鏈管理 專欄: www.scm-blog.com)。
料號層面的管理在小批量行業比較常 見。因為批量小,規模效益已經很低,在 小批量行業采取訂單層面的分配無異于自 殺。當然,由于管理粗放,沒法保證單點 尋源的質量,有些小批量公司也兩點或多 點尋源。不過,企業的根本是規模效益, 這是根本的經濟規律,你不能跟經濟規律 過不去——如果不改變的話,這些企業很難有什么未來。作為一個職業人,找工作的時候要遠離這樣的企業。
長期在大批量行業的人,轉入小批量行業時,往往會很掙扎。相比之下,從小批量行業轉入大批量,往往會更快地適應。我想這跟不同行業的實踐有關:在大批量行業,訂單配額容易成為有些采購職業人工具箱里的主要斧頭,他們習慣于訂單層面的管理,沒有升華到料號、供應商層面的管理;但到了小批量行業,兩點/多點尋源、訂單額分配不再有效,這些
人就開始抓瞎了。另外,有些大批量行業的人,動不動就在配額上給供應商做文章,剛猛有余、合作不足;小批量行業的人呢,因為行業限制,不得不在一品一點上做道場,反倒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個不同層次的優化
一品兩點或多點,除了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價格做下來外,注定是要掙扎多多。這是由兩點/多點的尋源策略決定的,跟你的努力程度其實關系沒有想象的大。且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對大多產品來說,供應商的綜合能力總是有差別的,最好的供應商只有一個,兩點/多點尋源注定要選擇差一點的供應商入局,這些供應商就是后續績效問題的多發點。仔細想想,多個供應商互為備份其實與理不通:好供應商是用不著差供應商來備份的,而差供應商呢,好供應商一般沒有足夠的產能來備份——哪個供應商會預留那么多的產能,以防競爭對手出問題呢?這樣的供應商早都因為產能利用不足而破產了。其次,多點尋源,訂單分配比例不確定,業務量不穩定,給供應商注入不確定因素,產能安排困難,要么不足,要么過剩,不管如何,都是浪費。在供應鏈上,不確定性意味著成本。 這種成本,當你成為行業里的大公司時,總會通過各種方式轉嫁 給你。有些公司為了“激勵”供應商,故意在訂單比例上頻繁地 做文章,給供應鏈帶來太多的人為變動,那更是適得其反。
其三,兩點/多點尋源下,供應商的忠誠度降低,在關鍵的時 候往往沒有供應商愿意支持。比如需求季節性飆升或出現大幅異 常時,多點尋源的供應商都不愿意增加產能,都在期望競爭對手 來增加產能。因為一旦增加了產能,反倒成了制約它的因素:你 產能越多,產能利用率壓力就越大,在價格談判上就更沒優勢。 這就是為什么多點尋源沒法從根本上保證供應。相反,一品一點 下,供應商如果沒法保供,就可能失去整個料號,這使得他們不 得不努力“防守”,增加必要的產能,反倒能夠保供。
所以,兩點/多點尋源下訂單量的分配不是引導供應商“向 善”的利器。相反,在訂單配額上做的文章越多,供應商“向 惡”的可能也越大。一品多點做到極點,供應商誰都沒有確定 性,也沒什么利,結果誰都可能對你的業務不感興趣。這位學員 認為,訂單分配額對供應商來說是最關鍵,如果他們連這個都不 感興趣,那么真是到了可以淘汰的地步了。不過這種情況多得 是,特別是業務上揚、行業產能短缺、供應商不暇自保的時候, 誰還想拿到更多的訂單?這時候你想找供應商都找不及,能把所 有的供應商都淘汰掉嗎?
進一步講,訂單層次的優化,往往以料號層次的優化為代 價;而料號層次的優化,往往造成供應商層次的不優化。
先說訂單層次的優化。一個料號,兩個或多個供應商做, 這從表面上給采購方更大的議價權,卻難以達到料號層面的優 化:多個供應商競爭,反倒沒有供應商愿意投入精力來幫助采 購方優化設計——想想看,誰愿意把自己知識產權貢獻出來, 通過采購方傳入他們的競爭對手?結果是產品設計的時候就沒 有優化,注定成本就做不低。而采購的解決方案呢,就從2+1 到3+1、4+1、N+1.導入更多的競爭來降價,結果進一步降 低規模效益,成本注定不低。
料號層次與訂單層次的優化類似。比如新料號設計出來 了,每次都是漫天撒網,多家尋源,最便宜或最合適的供應商 拿到生意。這在料號層次是最優化了。但過了幾年, 回頭一 看,一個采購項(比如機械加工件),本來只夠幾個供應商做 的, 現在卻跟著幾十個供應商。采購額太分散, 規模效益喪 失, 公司不是供應商的大客戶, 議價權喪失, 后續的年度降 本、保供和質量就成了問題。這就是達到了料號層次的優化, 卻喪失了供應商層面的優化。
總之,從優化的層次來說,訂單層次最低、料號層次次 之、供應商層面最高。現在你知道,為什么不能把所有的注意 力放在訂單比例的分配上了,而且為什么越是忙于訂單分配的 企業,越是問題多多了。
注:劉寶紅,供應鏈管理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美國亞利桑那 州立大學 MBA。他的暢銷書包括《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十多年 來,他一直在美國研究和實踐供應鏈管理,經常往返于中美之間,培訓本土采購、計劃與 供應鏈管理人才,幫助本土企業提高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水平。如欲聯系他,可電郵bob. liu@scm- blog.com,或訪問他的網站(www.scm- blog.com)查詢最新培訓信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