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 新一代顯示屏制造精密定位與控制解決方案
文:普愛納米位移技術 ( 上海 ) 有限公司2022年第六期
導語:MicroLED 顯示屏由數百萬微小的像素所組成。這意味著制造商必須開發在達到大規模生產速度的同時,提供具有微觀精度的高質量工藝。本文主要介紹了 PI(Physik Instrumente) 普愛納米位移技術為了滿足這類客戶對精度和速度的高要求, 通過運動控制和軟件解決方案為全球的研究團隊和制造商提供的一系列技術支持服務。
更輕量化、更靈活的設計、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分辨 率以及更鮮明的對比度和亮度:這是未來顯示技術應該具 備的特性,以滿足對功能、操作和使用壽命的不同要求。
例如,顯示技術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增強與虛擬現實應用中 平視顯示器的近距和獨立視角,從而使智能手表等可穿戴 設備更加緊湊、耐用和節能,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大尺寸屏
幕和顯示面板的色度和亮度。
1 顯示技術對比
LCD – LED – OLED – MicroLED
目前,液晶顯示屏(LCD)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 使用這項技術,每個像素由RGB顏色(紅、綠、藍)的三 個子像素生成。發光二極管(LED)在這里只作為背景顏 色的白光變體使用。盡管也可以制造彩色LED,但由于其 尺寸限制,它們僅適用于大型屏幕。
MicroLED顯示屏由微小的紅、綠、藍LED陣列組 成,每個LED對應顯示屏上的一個像素。這些像素自發 光、可調光,并且可以完全關閉,這與OLE D 和等離子 顯示屏相似,因此無需任何背景照明。與OLE D 相比, MicroLED基于氮化鎵技術,其整體亮度高30倍,勒克斯 /瓦效率更高,因此電流消耗更低。MicroLED的根本優勢 還包括更高的色彩飽和度和更低的氧氣和水分敏感性,因 此無需進行封裝。
2 大規模生產的挑戰
MicroLED顯示屏由數百萬微小的像素所組成。為了 挖掘MicroLED技術的潛力并使經濟上可行的大規模生產 成為可能,制造商必須克服因組件的極小尺寸、功能和數量所帶來的諸多挑戰。為了制造顯示屏,必須首先通過外 延生長來生產MicroLED晶圓。在專門的拾放工藝中,數 以千計的幾微米大小的LED芯片(陣列)被拾取并輸送至 基板或背板。這需要快速、精密、可靠的輸送工藝,這也 是MicroLED制造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放置能夠以±1 . 5 微米精度定位的單個陣列時,需要使用設備,這意味著制 造商必須開發在達到大規模生產速度的同時,提供具有微 觀精度的高質量工藝。
圖 1 MicroLED 顯示屏工藝流程
圖 2 用于 MicroLED 頂部和底部檢驗、交付前質量傳遞和裝配后的精心設計的系統
另一個關鍵點是像素良率。死像素可能出現在制造 過程的不同階段,因此檢驗和修復不僅應在工藝結束時進 行,還應在整個制造過程中進行,以確保均勻的輝度(亮 度)和波長(顏色)。為了在全分辨率(1920 x 1080像素)下實現每臺RGB彩色顯示屏低于5個死像素的比率, 需要達到99 . 9999%的良率。檢驗時,成像系統可以檢測 和分析MicroLED芯片的亮度。此外,挑戰還在于所需的 精度和速度。目前,修復MicroLED的解決方案是紫外線 輻射或選擇性激光技術等技術。
3 優化產量和精度
為了滿足對精度和速度的高要求,PI通過運動控制和 軟件解決方案為全球的研究團隊和制造商提供支持。憑借 多年的精密定位經驗、廣泛的技術和高度的垂直整合,PI 能夠選擇較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客戶所面臨的挑戰。六足位 移臺等并聯運動解決方案可實現LED與基板之間的精密對 準。空氣軸承運動平臺在晶圓之間提供苛刻的連續XY精 度,而為了達到最終速度同時保持數微米的性能,龍門系 統提供了最佳性能。
PI的系統工程師正在協助客戶進行設計和生產規劃階 段的工作。PI團隊隨時準備為客戶配置特定的解決方案, 進一步優化生產工藝,從而推動新一代顯示屏的商業化, 即使需求和產量不斷變化,遍布全球的生產和服務地點依 然可確保交付和性能的可靠性和質量。
4 PI運動和控制解決方案應用價值
如今,最大限度地提高定位精度是許多應用領域取得 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光子學、半導體制造、顯微鏡、測量 技術、生命科學還是自動化技術:在所有這些市場中,均 需要具有從微米、納米到皮米級分辨率和重復精度的定位 系統。此外,動態性、短響應時間、真空兼容設計及適用 溫度范圍廣也是多個重要考量因素。基于獨特的廣泛技術 組合,PI能夠提供多種用于定位任務的標準化產品,并能 夠與客戶合作開發特定于應用的解決方案。在MicroLED 新一代顯示屏領域,PI提供的高精密運動和控制解決方 案能夠被應用于磊晶圓制作、MicroLED單片集成、采用 激光燒蝕和隱形劃片技術、在晶圓級對MicroLED進行切 割、質量傳遞(彈性體沖壓、激光剝離、流體裝配、靜 電、卷到卷)等多種生產場景中,并且得益于遍布全球的 服務中心和單獨的服務協議,PI可確保客戶應用中的組件 和系統長時間正常運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