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中國很多沿海地區的不少傳統產業靠的是“人海戰術”,吃的是“人口紅利”,但在如今民工回流、人口紅利漸失、制造業成本飆升的壓力下,“機器換人”悄然而至。以中國制造2025第一個試點城市——寧波為例,近年來,該市大力開展機器換人、技術改造等專項行動,在電子裝配、家電制造、文具制造、機械加工和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特色塊狀經濟行業中,已有414個“機器換人”技改專項竣工驗收。該市目前從事機器人設計、研發、零部件制造與集成、應用服務的企業超過100家,已初步具備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電機、應用軟件、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能力,一批智能機器人企業正遍地開花。
30年前,美國汽車產業正擔心會被日本競爭者擊垮。在底特律,很多人展望以“熄燈式生產”打敗對手。“熄燈式生產”就是工廠高度智能化,燈關著,機器人自己在制造汽車。當時,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日本車企當年的競爭優勢也不在于智能化生產,而在于“精益生產”技術,而精益生產在大多數情況下要依賴人力。而如今,自動化技術的進步已經使“熄燈式生產”逐漸變成現實。日本機器人制造商發那科(FANUC)已能將其部分生產線置于無人值守的環境中,自動運行數周不出狀況。
在智能經濟中,機器人將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人的智能,并已在工業生產、海洋開發和宇宙探測等領域得到應用,專家系統在醫療診斷、地質勘探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從整體上看,中國傳統產業在技術裝備、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產品品質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與工業強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技術裝備(比如高端數控機床)的差距有擴大趨勢。大范圍設備更新,國家承受不了;維持設備現狀,則后果不堪設想,唯有應用智能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企業素質。
中國各個行業的智能化現狀遠遠落后于工業強國。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沒有強大、先進的智能化系統的支持,其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都難以達到世界水平。比如焊接工序,由人工操作的質量不易控制,僅憑外觀也看不出質量好壞。如果由工業機器人來操作,各個工藝細節都能標準化,焊接質量、效率都會更高。
總之,機器人將給智能經濟帶來一個刷屏的時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