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中國智造”之魂,創“工業夢想”之路。中國制造2025已經走在奮進的路上。一條條智能生產線的建立,上百個發明技術的成熟應用,先進的國際化合作理念,領先的創新創業社會實踐,這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時代同步創科技前行的穩健腳步。
2017年將是一個輝煌之年,由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設立,聯合先進院研發的面向智能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工程師職業崗位能力教育培訓”項目正式啟動。
“工業機器人工程師職業崗位能力教育培訓”項目籌備會
工業機器人教育專家工作小組成立儀式
項目簡介
工業機器人工程師職業崗位能力教育培訓項目由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根據工業發展與機器人應用趨勢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研發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專業能力和崗位能力測評技術的培養工程體系,為各工業企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等開展培訓提供支持。
項目致力于解決工業機器人應用研發、產業孵化的“最后一公里”和人員培訓等關鍵點。項目針對廣大二三本、高職院校、技術類院校及行業在職人員提供機器人應用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研發工程師、工藝設計工程師、電氣工程師、機械設計工程師等崗位的職業崗位工程師培養服務。項目在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制定全面且完整的規劃,并分期分階段完成標準化研發,并推向市場面向執業者和在校學生展開培訓。
項目基于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各自的優勢和權威性,基于打造高素質的工業機器人行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滿足社會科技發展對智能工業專業人才的需求,經過立項研究論證,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合作,聯合開發《工業機器人工程師職業崗位能力》教育考試標準,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和項目辦公室,在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開發《工業機器人工程師職業崗位能力》培訓考核大綱和培訓教材,并建立相關人才數據系統。培訓考核大綱的制定和教材的編寫吸收和借鑒了國家職業標準制定及教材編寫方面的經驗,結合產業和行業的特點,為培訓考核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使培訓更加規范、科學,確保培訓質量和水平。參加本項崗位能力培訓后,考核測評合格者頒發《工業機器人工程師職業崗位能力》培訓證書,對考核通過的學員相關信息給予備案,并錄入國家人才數據系統庫。
項目優勢
借助科學技術手段,以電子考試形式和實操鑒定模式鑒定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專業人才的專業水平,促進人才教育培養工作的專業化、標準化和國際化。
引導中國高等院校優化教育實訓環節和社會、企業聯合培養模式,在現有的教育基礎設施上建設高效實用的教育實訓技術平臺,培養適合產業需要的人才。
以服務為核心理念,為工業機器人應用、研發企業和院校畢業生提供增值的人力資源服務。降低應用、研發企業的招聘人員的成本,提高院校畢業生在對口專業崗位的就業率,促進工業機器人產業人才庫的建設工作。
考試崗位規劃
工業機器人工程師職業崗位規劃體系是由專家委員會成員基于對工業機器人生產、研發及應用領域和相關崗位專業能力深刻認識和定義之后制定的。
考試崗位名稱 |
培養目標 |
應用工程師 |
本崗位是在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進行實操應用工作,包括工業機器人技術維護、故障排除、操作業務流程編程,系統維護;參與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構思和架構設計;撰寫相關的技術文檔;支持售前技術服務;支持項目對產品的應用服務。 |
技術支持工程師 |
掌握工業機器人系統軟硬件的基礎知識及技能,接從事售前或售后技術維護、應用培訓、升級管理、解決投訴等工作,以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品牌口碑。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專業的技術工程師至少需要在企業工作3年以上,以便對公司的產品線和用戶群體有全面了解 |
維護工程師 |
掌握機器人系統的軟硬件的基礎知識和綜合應用的知識和技能,具備設備正常運行、監控等保障能力;能夠對設備技術參數和整體設計的評審,能夠對設備的評估及選型;能夠依照保養計劃執行設備預防性維修工作,解決設備的異常問題以減少設備停機。 |
工藝設計工程師 |
掌握機器人系統的軟硬件的基礎知識和綜合應用的知識和技能,接受從事工藝設計的基本訓練,能夠制定新產品工藝策劃方案,為產品制定工藝要求和制定工藝設計方案,指導結構設計;能夠對行業先進工藝技術相關高端設備的選型和引進;能夠進行工藝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進工作,解決關鍵工藝難點,不斷提高工藝技術水平,保證新產品在生產導入階段的工藝質量。 |
研發工程師 |
掌握工業機器人系統軟硬件的系統設計、研究、開發和綜合應用的知識和技能,接受從事研究和開發的基本訓練,具備機器人開發的分析、設計、測試和維護的能力。使學員能夠根據公司的總體規劃和生產需要,挑選可行性較高的新產品進行綜合性的開發和制造,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改善工藝和制作方法,待產品成熟后移交市場部,向市場部提交產品的加工能力及價格等相關信息。研發工程師要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完善的知識體系和清醒的市場意識,喜歡鉆研并能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幫企業賺錢,是一個優秀的研發工程師必備的條件。 |
題庫建設
題庫由與各個考試崗位配套的海量考試題目組成的。對題庫的管理采用了軟件技術手段,實現了針對每次具體的考試要求自動組卷的功能。題庫中的考試題目分為兩大類型,每個考生都需要進行理論和實操題目的考試。
客觀題:是對考試對象理論知識水平進行全面考核的題目。
實操鑒定題:最大限度地模擬真實操作場景與步驟,考核考試對象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實務水平。
項目意義
工業機器人工程師職業崗位能力教育培訓項目以機器人專業人才和技術為核心,強化校企合作,引入實務和嵌入式課程,以應用技術培訓為主線,以系統應用、系統集成為切入點,以雙創(創新、創業)自主體系平臺建設為載體、以崗位實訓、產業化結合等學科教育創新模式,推行“出口即入口”教育模式,即為從人才培養的最終就業目標倒過來設計課程內容,解決學生就業問題。
由于工業機器人人才培養尚處于初期階段,從課程內容設置到人才培養過程還不是很成熟,具有人才培養定位不清晰、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資源不完善、師資建設亟待加強、工學結合流于形式、實訓體系建設不完善等等問題。
項目通過一系列的基于工業機器人應用的系統設計實例,學習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專業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和關鍵技能,通過實行完善的課程體系建設、教育資源庫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訓體系建設、產業化結合、創新創業產業資源導入等方式,令學員循序漸進掌握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的開發流程、應用技術、維護技能等,加速培養更多的機器人應用技術專業人才,滿足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使機器人應用專業技術人員在機器人產業生產、應用開發和服務等工作中能夠更高效解決問題,并進一步促進應用技術創新。
專家委員會成員
參與制定標準、決策咨詢及評審的專家:
徐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主任
楊進,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何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心執行主任
畢亞雷,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產業發展與資源處處長
葉之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
張星晨,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
賈彥,深圳市機器人協會副秘書長
彭書華,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長
薛靜萍,中科創客學院院長
焦楊,中科啟秀智慧教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暢志軍,萊恩精機(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道權,中源智人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衛軍,深圳市中科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參與行業研究及專業模塊建設的專家:
瞿振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邵祥林,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趙越,中國勞動學會副秘書長
彭明京,中國汽車工業人才交流中心董事長
于慶義,中國勞動學會機械分會秘書長
王國文,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綜合開發研究院供應鏈研究所所長
張赤軍,外專局國際人才交流中心職教處主任
沈廷博,青島市工程師協會法人/秘書長
授予聘書的行業、專業領域、教育與培訓機構專家(排名不分先后):
宋展中科創客學院首席專家
武瑞清華啟迪智能研究院首席專家
佘元博愛啃蘿卜機器人技術(深圳)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
吳新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博士
方海濤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博士
劉建朝中源智人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本科
劉勇東莞固高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總監
李杰深圳市科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玲深圳市科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祖基能廣州普華靈動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國云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高級講師
譚源深圳市時緯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譚維佳深圳市泰達機器人有限公司博士
邵勇鋒深圳橙子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余茂松深圳創科自動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月亮深圳市海峰機器人應用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經理
李俊湖南科力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
余任沖廣州藍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廖禮寧深圳市利奧智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杜政志深圳市鵬城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光朱深圳市世椿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羅兆托深圳市松明實業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教育總監
沈曉龍深圳市同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時曦易視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TO
于憲明中證啟秀科教(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少偉廣州云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
霍覽宇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分院教學副院長
羅建輝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
梅凱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伍東亮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研室主任
付強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李鄧化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首席專家
趙建偉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礦山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
耿驚濤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教研室主
侯毅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副主任
劉朝陽渭南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
盛凱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碩士
譚立新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工程學院院長
王爽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博士
衛勇天津農學院工程技術學院副教授
姚博運城職業技術學院系主任
張國才山西經貿職業學院網絡技術教研室主任
項目負責單位: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
啟秀教育科技集團
中科創客學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