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光伏企業夢斷美利堅 140家或被迫完全退出

時間:2012-05-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繼上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光伏產品作出征收2.90%~4.73%的“象征性”反補貼懲罰性關稅

  繼上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光伏產品作出征收2.90%~4.73%的“象征性”反補貼懲罰性關稅后,當地時間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又宣布了對該產品反傾銷調查的初裁結果,裁定中國涉案企業適用31.14%~249.96%不等的臨時反傾銷稅率,并將征稅期向前追溯90天。稅率之高,或令至少140家企業被迫完全退出美國市場。

  短暫喘息之后,中國光伏企業緊接著倒吸了一口涼氣。

  繼上月美國商務部(DOC)對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作出征收2.90%~4.73%的“象征性”反補貼懲罰性關稅后,美國當地時間5月17日,DOC宣布了對該產品反傾銷調查的初裁結果,裁定中國涉案企業適用31.14%~249.96%不等的臨時反傾銷稅率,并將征稅措施向前追溯90天。

  至此,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稅率已累計達35%以上。

  稅率之高,出人意料。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此事發表談話稱,美方裁決有失公正,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中方敦促美國商務部在后續調查中更正錯誤做法,避免作出不公正的裁決。

  如此高的稅率也意味著相當大一部分中國光伏企業將從此夢斷美利堅。

  據統計,包括認定強制應訴企業和應訴單獨稅率共61家企業適用30%左右的稅率,但有數據顯示,去年有對美出口業務的中國光伏企業達200多家,這表明至少有140家未應訴企業將被課以249.96%的高額關稅,從而被迫完全退出美國市場。

  沈丹陽表示,美方在清潔能源領域主動挑起貿易摩擦,向全世界發出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消極信號。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產品征收反傾銷稅,不但損害中國企業利益,也會對美下游用戶利益造成影響,不利于美國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和中美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

  中國企業被“卡住喉嚨”

  反傾銷稅率一出,國內光伏企業大呼“不合理”。作為此案中的兩家強制應訴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和常州天合光能公司均發表聲明譴責美國的行為。

  尚德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施正榮說:“這個裁決沒有客觀反映世界光伏行業和尚德公司的現狀,因為事實上我們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在任何市場傾銷我們的產品。對于這個初裁結果,我們表示堅決反對。”

  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也通過電子郵件發布聲明說:“天合光能依靠創新和全球化為全體利益相關方創造了價值,美國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初裁,不公平不合理。”

  作為爭取單獨稅率的應訴企業,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法律總監陳卓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一稅率明顯偏高。在DOC的初裁中,英利綠色能源被裁以31.18%的反傾銷稅率。

  “去年我們的毛利率是20%,雖然美國市場好一點,但31.18%的稅率還是超過了毛利水平,生意就沒法做了。”陳卓說。

  “‘雙反’之后,一些美國客戶很坦率地告訴我們,由于不確定我們是否還能繼續為其供貨,就把原來給我們做的一個大項目拆分成若干個項目,如今我們只能拿到其中的一部分小項目,導致一部分訂單流失。”陳卓說,“另外,中國物美價廉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創造了很多投資機會,‘雙反’后一些投資人就不投資了,原來潛在的項目可能就沒有了。”

  浙江某光伏企業的銷售部經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中國光伏產業是國際光伏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球光伏產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對中國企業來說極不公平。

  他說:“多晶硅還是暴利行業時,中國賺的僅是微薄的制造費,歐美國家卻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因為他們自身經濟的不景氣,卻讓中國來承擔這一切,是非常不公平的。”

  目前,美國市場約占該公司出口比重的10%。該經gesep全球節能環保網理坦承,“我們已經發展得比較艱難,10%左右的稅率還能承受,但30%就太高了。再加上反補貼稅,已經卡住我們的喉嚨了。如果終裁結果不變的話,美國市場就沒了。”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對本報記者表示,國內企業基本上可以接受的“雙反”稅率在20%左右,但目前的綜合稅率意味著國內光伏企業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組件和晶體硅電池基本上喪失價格優勢,這將導致中國企業在美銷售的晶體硅電池數量大幅下滑,在美業績也將受到影響。

  據統計,包括認定強制應訴企業和應訴單獨稅率共61家企業適用30%左右的稅率,但去年有對美出口業務的中國光伏企業達200多家,這表明至少有140家未應訴企業將被課以249.96%的高額關稅,從而被迫完全退出美國市場。

 

  美10萬人飯碗被砸

  中國光伏產品的競爭優勢究竟是否如美方所說與傾銷有關?事實證明,美方將兩者相關聯有失公正。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聲明中指出,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在競爭中具有價格優勢,根本原因在于近年來光伏產業鏈在中國的集聚發展、中國光伏企業較高的管理水平、生產規模優勢及具有前瞻性的商業策略。中國企業沒有也無意通過低價進行競爭。

  但是,DOC依然戴著“有色眼鏡”審視中國產品出口,并在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情況下,采用不合理的“替代國”價格進行不公平比較,人為抬高了中國企業的傾銷幅度。

  此次,DOC堅持選擇泰國作為替代國,但在美國盛德國際律師事務所李磊律師看來,這實屬無稽之談。“泰國根本就沒有完整的光伏產業鏈,由此裁決的傾銷稅率是不公正的。”受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委托,李磊負責代理此案的行業聯合抗辯工作。

  “在中國企業積極配合調查的情況下,美方仍在諸多計算傾銷幅度的關鍵環節拒不接受中國企業的抗辯和證據材料,從而裁定高額傾銷幅度,對中國企業是不客觀、不公正的。”沈丹陽在談話中說。

  中國企業在向美出口太陽能電池產品的同時,也自美進口大量生產該產品所需的原材料和設備,因此已成業內共識的是,美國的裁決不僅對中國不公正,美國光伏產業也將因此蒙受巨大損失。

  此前,由25家光伏企業組成的美國平價上網聯盟(CASE)就曾多次組織活動抗議美國對華光伏實施“雙反”,認為自由競爭有利于美國太陽能行業發展。DOC公布反傾銷初裁后,CASE發表聲明表示將繼續抗爭。

  該聯盟一個廣為人知的調查結果是,美國如果對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00%懲罰性關稅,將在未來3年內凈損失5萬個工作崗位。

  陳卓援引美國第三方權威數據對記者表示,美國太陽能行業從業者超過10萬人,而真正從事太陽能光伏組件和電池制造業環節的不足3000人。“也就是說,起訴方以3000人的就業問題為幌子砸了美國10萬人的飯碗。”

  接受本報記者受訪的企業都贊同美國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光伏市場的觀點。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五年美國光伏市場將呈現爆發式發展,但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制裁將阻礙這一進程。“本來美國光伏市場的增長是非常迅速的,多晶硅制造商和下游的就業機會都創造出來了,但‘雙反’會令美國光伏市場的總量有所收縮,美國原來可能存在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沒有了。”陳卓說。

  盼大選后ITC“脫敏”

  按照美方程序,除DOC外,貿易糾紛案還需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作出裁決。根據目前日程,DOC將于今年10月初作出終裁,ITC將于今年11月19日左右作出終裁。“如果雙方都作出肯定性終裁,即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此類產品將給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威脅,DOC將要求海關對相關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反之,這個案子就結束了。”李磊律師說。

  李磊表示,中國企業目前已決定聯合在ITC進行行業抗辯,并已制定了抗辯策略。他透露,目前,中方已經得到了美國光伏上下游企業和相關行業的支持,也獲得了很多有利的數據,下一步會把這些工作做好、做踏實,并以書面回答和參加聽證會的方式參加ITC的調查程序,以爭取獲得比較好的結果。

  英利綠色能源完全沒有放棄,鉚足了勁兒應對終裁階段。“稅率只是終裁階段若干重要問題中的一個,包括涉案產品范圍等問題也很重要。只要能在任何一個問題上爭取到ITC的支持都是很大一塊利益,所以我們要寸土必爭,在終裁階段進一步進行法律抗辯。”陳卓說。

  業內普遍認為,大選前后的政治考量是美國頻繁對華發起貿易救濟的主要因素。今年11月16日,美國全國選民將投票選出下屆總統,而DOC與ITC對中國光伏產品的終裁時間恰好分別在其前后。“這個時期非常敏感,”陳卓表示,“我們希望美國大選之后,ITC的政治負擔能夠小一點。”

  去年,英利綠色能源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超過200兆瓦,占全年全球銷售份額的15%以上。陳卓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增速基本維持在這一水平,全年能否保住去年的美國市場份額就看終裁能否有轉機。

  但上述浙江某光伏企業銷售部經理擔心,美國的做法會引起歐洲國家的效仿,對這家以歐洲出口為主的企業來說是最大的一塊“心病”。“一直以來歐洲就是我們最主要的市場,占整個出口業務的八成左右。近期歐元跌得厲害,我們對歐出口面臨著雙重壓力。而且歐元區的不穩定導致各國政府降低或取消了對其光伏產業的補貼,所以歐洲貿易保護主義很可能會抬頭。”該人士說。

  不過沈宏文則表示,歐洲國家效仿美國的可能性較小,因為歐洲等國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組件數量更大,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程度要高于美國。

  為了應對美國“雙反”制裁,英利綠色能源正在考慮海外生產的可能性,包括開拓美國以外其他的新型市場。“我們已成為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贊助商,因此我們十分看好南美市場。HTTP://WWW.GESEP.COM另外像東歐、日本等市場也在開拓。”陳卓說,“‘雙反’促進了公司開拓多元化市場、分散風險的步伐。另外我們也在努力降低成本,做國內市場。”“中國光伏企業的競爭力來自于廉價勞動力基礎上的低廉成本,但是光伏組件屬于競爭市場,而競爭的主要是成本,這導致中國光伏企業在全球光伏行業的實際地位并不如其份額那樣高。技術是中國光伏企業的軟肋,也是影響中國光伏企業話語權的關鍵。”沈宏文說。

  上述銷售部經理表示,除了考慮在第三地進行生產,企業下一步將通過新產品和技術的研發降低成本,提升內部管理,使企業在國際市場擁有充分的話語權,從根本上避免貿易摩擦的發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