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日新聞中文網報道,無需連接電源線便可對電動汽車(EV)進行充電?這樣的新型裝置將于2015年上市。這一裝置采用“無線輸電”技術,通過磁場實現電力無線傳輸。由大型造船重工業公司IHI(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會社)與美國的新興企業聯合進行生產與出售。作為推動電動汽車普及的新型裝置,該裝置正受到廣泛關注。
該裝置的無線輸電技術運用了“磁耦合共振”的原理,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于2007年所創辦的新興企業WiTricityCorporation(馬薩諸塞州)開發成功的。利用該項技術,即使電力輸送裝置與接收裝置相隔20厘米,也能以超過90%的高效率完成3千瓦時以上的電能傳輸。
今年3月末,IHI與WiTricityCorporation簽訂合約,使用該技術制造、出售電動汽車用充電裝置。目前,IHI正在其橫濱事業所對這一裝置進行實證試驗。IHI方面計劃同時銷售搭載于汽車的接收裝置與設置于地面的輸送裝置。在此之前,該公司選擇于2015年在三菱汽車的電動汽車i-MiEV上率先實現這一技術的實際應用。
目前,面向豐田與日產汽車的非接觸型充電設備應用開發項目也正在進行當中。此外,日野汽車則對結合了柴油引擎與電力發動機技術的混合動力巴士反復進行著行駛試驗,而英國與德國也在積極探討著非接觸型充電設備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