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不會低于1600萬千瓦,新增風機并網容量1800萬千瓦,這是中國首次新增并網容量超過新增裝機容量。到2011年年底,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預計達250萬千瓦,這相當于2010年的5倍。受資源限制,生物質能發電并沒有太大起色。
新能源經過這幾年波瀾起伏的快速發展,已逐漸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2012年,將是新能源平淡無奇的年份,既無高潮,也無低谷。
分布式風電開發最多占30%
風電發展到現在,可以說從幼兒園階段,進入了大學階段。現在就不能用幼兒園時的規則來適應大學生的要求。風電企業要受到更多的技術標準約束。既需要電網友好型風機,也需要可再生能源發電友好型電網,通過各方的合力,才能把風電技術整體水平提高。2012年,風電在并網質量以及安全質量方面的水平將會進一步提升。
目前,分布式風電場開發成為輿論熱點。國家能源局對風電場開發曾作出定論,即從大規模集中式開發,向大規模集中式與分布式開發相結合轉化,向陸上風電場開發和海上風電場開發相結合轉化,同時考慮開發國內外兩個市場。筆者對此的解讀是,應該以規模化開發和陸上風電開發為主。如果非要加一個比例的話,應該70%是規模化開發,30%是分布式開發,甚至分布式的比例更低。這是由中國的風資源分布特點決定的,我國風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區、沿海地區。所以,盡管貴州、云南、湖南、江西、山東等地分布式風電場開發做得不錯,但終究不是主流。
海上風電到2020年裝機規劃達到3000萬千瓦的目標,實現難度非常大。如果2020年陸上風電裝機容量達不到3億千瓦,海上風電場開發就絕對達不到3000萬千瓦。中國的海上風電資源有限,且開發受到諸如國防、漁業等各方面的制約,因此海上風電開發難有大的起色。風機制造企業試圖依靠海上風電解困,并不很現實。
從海上風電一期招標的情況看,進展并不十分不理想,所以,即使2012年第二批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得以實施,又有何意義?我們盡管一直在倡導風電場開發走向國際,但中國的風電場開發規模已占到世界的50%,這50%是最易開發的,所以風電場開發仍是以國內為主。即使將來在國外能夠取得20%的風電場開發量,那也是不得了的。
風機企業別自己找苦日子過
2012年,大型風機制造企業的日子不會很好過,小型風機制造企業的日子也不會難過。中國的光伏企業數量有七八百家之多,風機制造企業相比光伏企業,遠遠低于該規模。風機整機制造企業能批量生產的只有二十多家,真正上規模的不到十家。風機制造企業肯定會有退出節能的,但不會像光伏企業那樣大規模倒閉。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已從每千瓦時4厘錢提高到8厘錢,此外,風電的上網電價也并未降低。中國的風電裝機規模一直在快速擴大。既然形勢這么好。為什么風機制造企業仍然苦不堪言。現在,風機制造行業已從快速發展階段轉變到要健康發展的階段了。但風機制造企業仍在大打價格戰,比如有的企業把風機每千瓦價格都降到了3200元人民幣以下。
2011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不會低于1600萬千瓦,新增風機并網容量1800萬千瓦,這是中國首次新增并網容量超過新增裝機容量。到2011年年底,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預計達250萬千瓦,這相當于2010年的5倍。受資源限制,生物質能發電并沒有太大起色。
新能源經過這幾年波瀾起伏的快速發展,已逐漸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2012年,將是新能源平淡無奇的年份,既無高潮,也無低谷。
分布式風電開發最多占30%
風電發展到現在,可以說從幼兒園階段,進入了大學階段。現在就不能用幼兒園時的規則來適應大學生的要求。風電企業要受到更多的技術標準約束。既需要電網友好型風機,也需要可再生能源發電友好型電網,通過各方的合力,才能把風電技術整體水平提高。2012年,風電在并網質量以及安全質量方面的水平將會進一步提升。
目前,分布式風電場開發成為輿論熱點。國家能源局對風電場開發曾作出定論,即從大規模集中式開發,向大規模集中式與分布式開發相結合轉化,向陸上風電場開發和海上風電場開發相結合轉化,同時考慮開發國內外兩個市場。筆者對此的解讀是,應該以規模化開發和陸上風電開發為主。如果非要加一個比例的話,應該70%是規模化開發,30%是分布式開發,甚至分布式的比例更低。這是由中國的風資源分布特點決定的,我國風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區、沿海地區。所以,盡管貴州、云南、湖南、江西、山東等地分布式風電場開發做得不錯,但終究不是主流。
海上風電到2020年裝機規劃達到3000萬千瓦的目標,實現難度非常大。如果2020年陸上風電裝機容量達不到3億千瓦,海上風電場開發就絕對達不到3000萬千瓦。中國的海上風電資源有限,且開發受到諸如國防、漁業等各方面的制約,因此海上風電開發難有大的起色。風機制造企業試圖依靠海上風電解困,并不很現實。
從海上風電一期招標的情況看,進展并不十分不理想,所以,即使2012年第二批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得以實施,又有何意義?我們盡管一直在倡導風電場開發走向國際,但中國的風電場開發規模已占到世界的50%,這50%是最易開發的,所以風電場開發仍是以國內為主。即使將來在國外能夠取得20%的風電場開發量,那也是不得了的。
風機企業別自己找苦日子過
2012年,大型風機制造企業的日子不會很好過,小型風機制造企業的日子也不會難過。中國的光伏企業數量有七八百家之多,風機制造企業相比光伏企業,遠遠低于該規模。風機整機制造企業能批量生產的只有二十多家,真正上規模的不到十家。風機制造企業肯定會有退出節能的,但不會像光伏企業那樣大規模倒閉。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已從每千瓦時4厘錢提高到8厘錢,此外,風電的上網電價也并未降低。中國的風電裝機規模一直在快速擴大。既然形勢這么好。為什么風機制造企業仍然苦不堪言。現在,風機制造行業已從快速發展階段轉變到要健康發展的階段了。但風機制造企業仍在大打價格戰,比如有的企業把風機每千瓦價格都降到了3200元人民幣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