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高安屯循環產業園示范充換電站內,迎來了一群特殊的來訪者,他們是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聯席會專家組的成員們,專家組成員對高安屯換電站進行了全面的測試檢查后,一致認為:該站總體水平達到了國內領先、世界一流水平,建議盡快投入示范運營。這也意味著,這座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充換電能力最強、最具示范效果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正式投入運營。為了深入了解這座國內最大充換電站的詳細情況,近日,記者深入該站進行實地探訪。
北京市電力公司自主研發的為乘用車換電的手臂機器人。曹瑾攝
高安屯循環產業園示范充換電站全景。曹瑾攝
最大特點:
多種能源實現互補并網發電
剛走進充換電站,記者就看到遠處的廠區煙囪正在冒煙。據了解,那里正是為充換電站主供電源供電的高安屯垃圾焚燒廠,該廠通過垃圾焚燒和沼氣生物質能發電提供的電能為電動汽車充電,每年可發電2.2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了7萬噸標準煤。除此之外,在該站屋頂,記者發現這里還安裝了大量光伏設備,這是由1280塊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光伏充電系統,日均發電量超過1200千瓦時,年均發電量超過26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排400噸二氧化碳。
此外,該站利用變電站退役的動力電池和電動汽車更換下來的充電電池組成儲能系統,儲能容量約為4000千瓦,可滿足全站停電情況下站內8小時的工作需要。
最短時間:
3分鐘內完成全程電池更換
多種能源互補并網發電為高安屯充換電站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據北京市電力公司營銷部電動汽車專工陳強介紹,這座充換電站設置4條換電流水線、1條配送線,能同時為8輛電動汽車提供換電服務;安裝充電機1044臺,充電機容量10080千瓦,能同時為1044箱電池充電。
在換電流水線上,一輛小型電動汽車正在更換電池,記者觀察到,當電動汽車進入指定的位置后,流水線上的一條機械臂自動為電動汽車換電,機械臂搜尋電池位置、調整角度方向均由電腦自動控制,精確度高。換電過程在5分鐘以內,全程非常安靜,也不需要人工協助。陳強補充說,該站16噸環衛車電池更換時間最快為6分鐘,其余車輛換電時間最短在3分鐘以內就可完成。
最強服務功能:
年累計服務能力居國內之首
作為服務功能最強、最具環保展示效應的大型綜合示范性充電站,高安屯充換電站開創了若干個首創:首先,該站在國內首先將能源循環利用理念引入大型充換電站建設運營中,其中垃圾發電電能接入、雨水回收系統等在國內充換電站均為首次應用。其次,該站集16噸、8噸、2噸環衛車充換電和乘用車電池集中充換電為一體,具備單日服務400輛車的能力,年累計服務能力達14.6萬次,居國內之首。再次,北京市電力公司在建設該站過程之中,自主研發了高新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和支持系統,支持充換電站高效運轉的綜合監控管理系統和充換電服務網絡運營系統也屬首次亮相,它們集充電、換電、配電監控、微網控制為一體,具有提供實時數據采集、運行監測、操作控制、自診斷、自恢復等功能。
“高安屯充換電站可以視作微網系統的一個試點。”陳強說,“作為智能電網在用戶側的應用,類似的微網系統充換電站,未來將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