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月2日消息稱,因日本近海儲存有大量有望成為未來新能源的甲烷水合物,日本政府計劃從本月起在愛知縣近海率先啟動海底開采試驗。日本經濟產業省相關組織2日在名古屋市就這一項目舉行了說明會。
據報道,甲烷水合物外表看上去類似冰塊,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通常存在于地底和海底,如能夠挖掘出來,便可以作為天然氣使用。研究證實,日本東海地區與和歌山縣近海等地的海底地層中儲存著這種備受矚目的未來新能源。
日本經產省相關組織2日在名古屋市就甲烷水合物的開采試驗舉行了說明會。據悉,開采隊伍將從本月中旬起在距離愛知縣渥美半島約70公里處的1000米深的海底鉆井開采,爭取在2013年1月從海底取出甲烷水合物,并在海上獲取甲烷氣體。有關方面希望通過本次試驗來檢驗能否長期穩定地挖掘開采。
據推測,在開展本次試驗的海底地層中儲存著大量甲烷水合物,根據日本一年的天然氣消費量計算,可供日本使用約14年。如果開采工作順利推進,將有助于日本實現能源的穩定供給。但另一方面,開采成本過高也是眼下面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