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十二五”海上風電揚帆起航 市場新“寵兒”

時間:2011-11-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0月31日,隨著國電龍源江蘇如東15萬千瓦海上潮間帶示范風電場工程首批5萬千瓦工程建成投產,中國國電集團成為國內第一個進軍海上風電領域的發電企業。

  10月31日,隨著國電龍源江蘇如東15萬千瓦海上潮間帶示范風電場工程首批5萬千瓦工程建成投產,中國國電集團成為國內第一個進軍海上風電領域的發電企業。龍源電力集團近日也召開了海上風電前期座談會,意欲加快海上風電發展步伐。我們了解到,上市公司、中小企業正逐漸將目光從陸上風電投向海上風電,紛紛“試水”。

  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風電總并網裝機容量1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500萬千瓦。據統計,我國近海區域可開發風電在5~25米水深50米高度為2億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為5億千瓦,是陸上實際可開發風能資源儲量的3倍。海上風電具有風資源持續穩定、風速高、發電量大、不占用土地等特點,且由于靠近經濟發達地區,距離電力負荷中心近,風電并網和消納容易。毋庸置疑,海上風電是一座潛力無限的資源寶庫。

  風電市場新“寵兒”

  近年來,陸上風電增速明顯放緩。近日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行業龍頭華銳風電今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49.1%,金風科技凈利潤降幅更逼近60%。與陸上風電相反,海上風電卻是一片蓬勃態勢。

  據《中國風電發展報告》透露,“十二五”期間,海上風電將重點在江蘇、山東、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沿海區域開發建設海上風電場,到2015年底,實現全國海上風電投產5GW,在建5GW的目標。

  最具備海上風電發展潛力的省份非江蘇莫屬。因為江蘇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當地很少遭遇臺風,使得目前大批海上風電運營商扎根此處。

  到2015年底,江蘇基地的海上風電裝機實現投產2GW。其中,我國將陸續開發建成南通和鹽城等4個國家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總裝機規模為1GW;同時,啟動鹽城和南通的海上百萬千瓦風電基地。

  山東同樣也是發展海上風電的重要省份,其重點開發區域為沿海陸上及近海海域。到2015年底,山東基地海上風電裝機實現投產1GW,在建1GW。

  我們也了解到,“十二五”期間,我國還將啟動河北滄州、唐山沿海區域的海上風電項目。2015年時,河北海上風電裝機達到50萬KW;上海會重點建設東海大橋二期、奉賢和南匯的海上風電項目。此外,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海域,在5年后的2015年底,其裝機也會實現投產1GW,在建4GW的規模。

  來自歐洲風能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世界海上風電裝機量將占到風電總裝機量的40%左右。英國、德國等國家都紛紛提出了各自的海上風電發展計劃。在日前舉行的201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的投融資分論壇上,不少國外投資機構都對海上風電表示出不小的投資熱情。

  我國從2008年開始,海上風電投資就保持著較快的增速。當前,不少上市公司已經加快產業布局,打起大功率牌,努力搶占技術門檻更高的海上風電領域。據悉,華銳風電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建設工作已經完成,今年6兆瓦海上風機順利下線,并宣布研發更大功率的風機。金風科技原兆瓦級風電機組產業化項目變更為海上風電機組研發和制造基地項目。上海電氣、泰勝風能、閩東電力等企業也各有舉措。

  “海上風電是全球風電技術發展和產業競爭的前沿。”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指出,中國企業必須在這一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政策定位為示范發展

  在今年召開的海上風電座談會上,國家能源局已經明確表示,到2015年,我國風電總并網裝機容量1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500萬千瓦,形成海上風電的成套技術并建立完整產業鏈。

  500萬千瓦這一數字雖然不小,但是放在規劃總裝機容量來看,僅占5%。

  沈陽大學自動控制研究所風電部部長佘宇威認為,海上風電雖然備受關注,但按照“十二五”規劃,陸地風電是穩步發展,海上風電是示范發展。加上一些條件限制,近幾年不太可能爆發。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能源學會會長倪維斗也表示,風電市場的主力還在陸地上,大量開發海上風電目前還沒到時候。

  他認為,“5年內海上風電200萬千瓦足矣,5年之后會不會出現“井噴”很難說,要看成本、資源勘測以及設備腐蝕、維修等問題解決得如何。”

  當前重點是技術積累

  相比陸上風電,發展海上風電對風機設備安裝、風場維護等配套技術和成本要求都更高。據了解,受制于多方關系的協調以及現實技術問題,截至目前,我國第一期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仍有未開工項目,第二批計劃規模在150萬~200萬千瓦之間的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也有可能推遲至明年招標。

  佘宇威告訴我們,發展海上風電是必然的趨勢。但是,發展海上風電,不能再依賴技術引進。以前陸上風電從國外引進技術,但往往引來設備,卻得不到核心技術。“設備壞了都不知道壞在哪里,而維修時外企都會清場,不讓中方人員靠近。”他認為,風電企業只有現在做好技術積累,掌握核心技術,等到海上風電大發展時,才能游刃有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