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將重點打造
我國重點用電地區在東南部沿海地區,而陸上風電主要在“三北”地區,西電東輸可緩解能源供給不足和不平衡問題,但并非長久之計。
東南部沿海地區風能資源比較豐富,發展海上風力發電可以有效解決我國沿海地區用電問題,這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相對于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風能資源更為優質,海風相對陸風更為平穩,適合風機風輪的運行。
海風風機具有更好的發電效率,同時海上的風速更大,相同容量下海上風機的年發電量是陸上風機的1.7倍。
陸上風機由于運輸困難,很難安裝上百米的葉片,因此陸上風機功率偏小,海上風電更易于安裝大容量風機,可以降低發電成本。
基礎是風電機組賴以持續穩定工作的平臺,是海上風電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基礎的施工和運維費用約占海上風電總投資的15%-25%。
浙江超2.5GW海上風電項目獲核準
風芒能源獲悉,近日,浙江省寧波市發布了象山3、5、6海上風電項目的核準批復文件。舟山市發布了舟山市普陀2海上風電場項目的核準批復文件。
與此同時,根據浙江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象山4海上風電場項目也已核準。根據核準批復文件及此前競配公告,此次浙江共核準了5個海上風電項目,規模共計2.508GW。
業主方面,浙江新能、中船科技、中廣核等3家企業投建此次海上風電項目。浙江新能獲核準風電項目容量最多,為1.158GW;中船科技獲核準風電項目
容量為900MW,排名第二;中廣核獲核準項目容量為450MW。
據了解,象山3海上風電項目與舟山市普陀2海上風電場項目于今年3月啟動配置詢比;象山4-6海上風電項目于今年4月啟動配置詢比。
“十四五”規劃各省大規模啟動海上風電
海上風電作為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領域,“十四五”期間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多地相繼出臺規劃,“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規模有望大幅提升。
不久前發布的《全球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風電機組產能占全球市場的60%,葉片產能占全球市場的64%,齒輪箱產能占全球市場的80%,發電機產能占全球市場的73%,固定式基礎的產能占全球市場的76%。我國已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并驅動全球海上風電發展。
山東省能源局出臺的2022年山東能源工作文件把海上風電基地建設作為五大重點任務之一,文件明確組織實施山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規劃總規模3500萬千瓦。
重點推進渤中、半島南500萬千瓦以上項目開工建設,建成并網200萬千瓦,爭取760萬千瓦場址納入國家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
浙江省作為我國沿海及減排大省,扶持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力度非常大,省能源發展 “十四五”規劃的新增風電全部指標都集中在海上風電領域。
將積極推動海上風電可持續發展,加快建立省級財政補貼制度,通過競爭性方式配置新增項目。
海南省發布的 《海南省 “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海南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得知,海南省 “十四五”期間制定了海上風電場11個,總裝機123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招商方案。
分別位于臨高西北部、儋州西北部、東方西部、樂東西部和萬寧東南部海域,單個場址規劃裝機容量50-150萬千瓦。
廣東省政府印發的 《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推動省管海域風電項目建成投產裝機容量超800萬千瓦,打造粵東千萬千瓦級基地,加快8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機組規模化應用,促進海上風電實現平價上網。
福建省 《關于印發加快建設 “海上福建”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明確需有序推進福州、寧德、莆田、漳州、平潭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福州江陰等海上先進風電裝備園區。規劃建設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
作為我國海上風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預計福建省 “十四五”風電規劃不會少于1000萬千瓦。
江蘇省發改委對外公示的 《江蘇省 “十四五”海上風電規劃》明確,將規劃海上風電項目場址共28個,規模909萬千瓦,規劃總面積為1444平方千米。規劃修編的場址61個,規劃裝機容量1460萬kW。
廣西明確將海上風電作為 “十四五”能源和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規劃海上風電場址25個,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十四五”期間將力爭核準海上風電800萬千瓦以上,投產300萬千瓦。目前已有7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獲得能源局批復。
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競爭層次
按注冊資本分,我國海上風電行業企業可劃分為四個競爭梯隊。頭部為注冊資本50億元以上的企業,代表企業有上海電氣;
第一梯隊為注冊資本在40億元和50億元之間的企業,代表企業有華銳風電、哈電風能和金風科技;
第二梯隊為注冊資本在10億到40億元之間的企業,代表企業有聯合動力、明陽智能、中國海裝和三一重工;
最后是第三梯隊,注冊資本在10億以下的企業,代表企業有景能源和電氣風電。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CWEA)發布的《2023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海上風電整機制造企業共15家,其中累計裝機容量超過4000萬千瓦的有金風科技、遠景能源與明陽智能,金風科技以1億千瓦的累計裝機容量排名第一,占全國市場全部裝機的22.7%,遠超其他企業。
全球海上風電行業前景預測
從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來看,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75.2GW,同比增長26.51%。
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開拓海上風電事業以及海上風電成本持續下滑,全球海上風電產業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保持增長。
顯然經歷2021年中國市場政策驅動下的“搶裝潮”后,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將恢復冷靜,但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據GWEC預測,2030年全球海上風電的新增裝機容量預計為410 GW,2030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380GW,2024-203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6.39%。
結尾:
在未來,海上風電將形成新的產業鏈,也將帶動更多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新能源、清潔能源的革命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與能量。
內容參考來源于:智研咨詢:全球及中國海上風電裝機現狀:地方政策導向,海風滲透率提升空間較大;浙風芒能源:江超2.5GW海上風電項目獲核準;前瞻網:洞察2024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