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與國際能源署(IEA)10月19日發布《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設立了中國風電未來40年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4億和10億千瓦,在2050年,風電將滿足17%的國內電力需求。
這些目標帶來的是未來40年累計12萬億元的投資需求。在經濟性方面,路線圖預計到2020年前后,陸上風電成本將與煤電持平。
這份路線圖預計,如果將風電上網電價水平控制在0.55元/度以內,2009年規劃的七大風電基地的經濟可開發量就可達到7億千瓦的水平。
在陸上和海上風電的布局方面,路線圖的規劃是:2020年前,以陸上風電為主,開展海上風電示范;2021年-2030年,陸上、近海風電并重發展,并開展遠海風電示范;2031年-2050年,實現在東中西部陸上和近遠海風電的全面發展。
在解決并網問題方面,制定和實施風電分級和跨省區消納方案,協調風電、其他電源和電網建設與運行,推進和完成電力市場運行機制改革,這些均被路線圖稱作迫切需要開展的工作。
除了并網與消納,未來十年中國風電行業的關鍵行動,還應包括制定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和電網保障性收購制度,完善行業管理和技術標準規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