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未來新能源并非核電的理想替代者

時間:2011-09-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寧洽會暨中阿經貿論壇在寧夏銀川召開。在此期間,大會嘉賓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接受了《財經》記者的專訪,就當前熱點的煤電矛盾,核電產業以及新能源前景等問題發表了看法。

  寧洽會暨中阿經貿論壇在寧夏銀川召開。在此期間,大會嘉賓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接受了《財經》記者的專訪,就當前熱點的煤電矛盾,核電產業以及新能源前景等問題發表了看法。

  李俊峰認為目前業內常用的“市場煤、計劃電”的提法,并不準確。他指出,現在煤炭資源都幾乎被地方政府壟斷,“并非市場煤而是壟斷煤”,同時煤炭貿易也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市場環境和公認的市場價格。“如果煤炭資源都在企業手里,市場上的競爭和博弈是比較容易解決的。但是現在是地方政府之間的矛盾和博弈,我們并沒有建立地方政府之間和大型企業之間的對話和協商機制,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靠中央政府從中協調。”

  他認為,這種地方政府間對話協商的機制如果不建立的話,會面臨很多問題。“因為缺少機制,地方政府間的關系很復雜,甚至比國與國之間關系還要難以處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更要謹言能源價格改革,尤其是慎言煤電聯動。

  談到中國核電產業時,李俊峰指出,中國核電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裝備制造業體系不完整、不齊全,更缺乏龍頭的系統集成商。“法國有阿海琺,日本有東芝,美國有西屋,中國有什么?”。他稱,現在中國國內主要的核電設備制造商都,如東方電氣,上海電氣,哈爾濱電氣等企業都無力獨自承擔核電“總包”這一角色。而中核集團,中廣核等核電公司也僅是投資商和業主。“我們核電發展50年,都沒有形成自己的系統集成商和相應的標準體系。因此核電發展形勢并不樂觀”

  李俊峰同時亦承認,在未來中國的能源結構中核電的地位很難取代,依靠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來替代核電都有難度。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由于發電利用小時數有差別,“少搞一千萬瓦核電就要多搞四千萬瓦風電或者六千萬瓦光伏”。如果按照原來的規劃,核電一旦停停滯,需要額外再增加兩億多千瓦風電或者近四億多千瓦光電。

  他指出尤其是光電上網價格很高,如果核電的這部分空白他們來替代,2020年如果把光伏發電搞到幾億千瓦,那將意味著中國整個電價水平將提高一大截,進入“工業用電將很快進入一1元時代,勢必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代價和成本,影響我國經濟的總體競爭力”,這顯然不符合國家的整體利益。所以光伏發電發展規模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一旦核電面臨停滯,大力發展風電和光電又并非理想的解決辦法,國家領導人在國際場合承諾的到202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將達到15%的目標將很難實現,對此李俊峰認為“15%的非化石能源比例的指標并不是不可更改的東西,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國際上對氣候變化的承諾還沒有一個國家完全兌現。第一承諾期,發達國家的指標都沒有完成,第二承諾期談判還在艱苦的進行之中。日本也曾經提出,到2030年核電的比例達到50%以上,還在也面臨著修改問題。”,應該一切以“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為出發點,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言,中國經濟要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應該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增長,應該是有科技支撐和高科技含量的增長,應該是低碳、綠色和環保的增長,應該是惠及民生的增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