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動車追尾 鐵道部徹查列車控制系統

時間:2011-07-2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盡管“7·23”特大事故的最終調查結論還沒公布,但越來越多的跡象正在指向“通號系”生產的列車控制系統(CTCS).

      盡管“7·23”動車特大事故的最終調查結論還沒公布,但越來越多的跡象正在指向“通號系”生產的列車控制系統(CTCS).

  鐵道部運輸局26日向各鐵路局傳真下發調度命令,要求從7月27日凌晨起排查由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下稱“通號院”)設計的CTCS系統。

  上述急令要求排查的內容包括,列控中心程序、信號機、鋼軌線路等,并測試CTCS系統上各個信號傳輸的軟硬件是否保持一致性。

  在列車控制系統中,信號機是重要的硬件組成部分。在此次追尾事故中,前車D3115減速行駛后,閉塞信號經由鋼軌傳送給后續設備,但安裝在地面的信號機卻顯示為綠色信號,造成后車D301未接收到紅燈信號。

  目前尚不清楚是雷擊,還是人為原因導致了信號機系統故障。

  CTCS溯源

  CTCS是高速列車運行的中樞控制系統,意為中國列車運行控制系統(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這一技術伴隨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而興盛。

  中國的CTCS列控系統,主要是引進日本川崎的技術,以之為基礎,再綜合歐洲,如法國、德國的技術,形成的自主創新技術。其主要設計單位即為通號院。本次事故涉及的C2系統即為通號院設計。此外,鐵道部科學研究所也曾設計過CTCS系統。

  知情人士表示,作為引進的技術,CTCS的核心技術仍為外方掌握。他表示,自己曾打開CTCS程序看過,發現里面有核心模塊未能破解,程序文本中,有多處明顯帶有外方設計標志的文本,作為一個整體模式,這部分程序文本無法被重寫。

  目前在國內運行的主要是CTCS-2(C2)和CTCS-3(C3)系統。按鐵道部劃分,C2用于時速200公里~250公里的軌道運行系統上,C3則用于時速300公里以上,此次發生事故的線路使用的是C2系統。

  C3列控系統就是通號院著力宣傳的新技術。自動閉塞系統、車站計算機聯鎖系統、調度集中系統、車站列控中心和應答器系統、國產化列車自動防護ATP系統,均為通號院推出的重點技術。

  業界對CTCS系統的穩定性早有擔心。在此次事故之后,一段廣為流傳的上海鐵路局局長安路生的講話值得玩味。

  據媒體報道,事故發生后從鐵道部總調度長崗位重返上海的安路生在上海鐵路局全局電視電話會議上稱,要從高鐵安全薄弱環節入手,徹底整改存在的問題,其中就提到要盡快攻克ATP(CTCS的一部分)系統故障。

  值得關注的是,在鐵道部部署完全國鐵路安全大檢查之后,北京鐵路局也已開展對ATP管理的專項整治。

  除了對CTCS系統軟硬件的排查,安路生的講話亦指向調度問題。

  媒體援引的安路生講話指出,深刻吸取近年來的事故教訓,高度重視非正常情況下的行車組織。

  他特別強調,出現紅光帶,第一暫定按站間辦理行車;第二由調度集中區段轉為非常站控時,必須經調度所值班主任準許、確認車站盯控人員到崗后,方可轉換。

  “通號系”發家軌跡

  事實上,“通號系”所及之處遠不止于事故發生的甬溫鐵路。

  以中國通號為核心的“通號系”,是目前中國動車及高速鐵路列車控制系統供應環節的龍頭老大,也是中國高速鐵路發展的受益者。

  通號院網站顯示,該公司承接了國家高鐵和客運專線通信信號系統集成的建設任務。

  通號院已經完成了數個連接重點城鎮的高鐵和客運專線通信信號系統集成建設項目,除了溫州-福州外,還包括北京-天津、武漢-廣州、上海-南京、上海-杭州、寧波-臺州-溫州、合肥-武漢、海南島東環線等。

  事實上,在這家公司的一長串項目介紹中,還涉及京滬高鐵,以及哈爾濱-大連、廣州-深圳-香港、杭州-寧波、廈門-深圳、天津-秦皇島等高鐵和客運專線。

  資料顯示,中國通號原隸屬鐵道部,2000年中國通號與鐵道部脫鉤,劃撥為國務院國資委管轄。中國通號和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并稱中國鐵路建設業三大央企。

  2010年12月,中國通號作為主發起人,聯合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中國誠通、國新控股和中金佳成投資管理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號股份”).

  通號股份承繼了中國通號全部骨干企業、資質、主營業務,注冊資本45億元,重組后進入股份公司的資產和人員超過集團總資產和人員的98%,旗下擁有全資、控股、參股及合資企業25家。

  國資委公布的央企年度分戶國有資產運營情況表顯示,2007年,中國通號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48.9億元和5.3億元,2008年這兩項指標上升到62.1億元和5.7億元,2009年進一步上升到80.4億元和8.9元。

  有媒體報道稱,2010年,這家借勢鐵路建設“大提速”的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再度增加到120.5億元和12.6億元。

  來自中國通號的資料顯示,2008年5月9日,中國通號與中鐵電化局聯合體共同與沿海鐵路浙江有限公司簽訂了新建鐵路甬臺溫線四電系統集成工程合同,中國通號承接該合同的通信信號系統。

  當年8月18日,甬溫線四電系統集成工程正式開工,此項目歷時約9個月。正是在中國通號的集成供應體系下,佳訊飛鴻(300213.SZ)、世紀瑞爾(300150.SZ)和特銳德(300001.SZ)等公司產品才相繼入圍這條鐵路工程,最終使用在各個環節。

  在這其中,中國通號和阿爾斯通合資的卡斯柯公司提供了重要的調度集中系統(CTC),通號院則提供了CTCS系統。

本文為中國傳動網-佐児獨家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更多相關新聞:

致命“紅光帶”,信號燈及調度致動車追尾【詳細

動車在溫州追尾 雙色球在紹興井噴【詳細

動車事故警示我國高速鐵路需加大安全保障體系【詳細

動車出事了 高鐵安全嗎?【詳細

動車脫軌 “變形金剛”顯身手【詳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