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在廣州舉行的2011年電器工業標準化工作會議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協標委)二屆二次會議上提出如下目標:“電工行業標準化工作‘十二五’的奮斗目標是,為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好支撐,推進全行業平穩協調、科學高效、由大到強發展。”
此次會議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主辦,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協辦。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終身榮譽會長陸燕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于欣麗、工業二部處長王莉,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高工梁超,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高工胡珈銘等領導與從事電工標準化工作的代表共同研討電工標準化工作現狀,尋找發展機遇,共謀創新大業。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啟明和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偉升分別在大會上致詞,協標委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曉燕主持會議。
電工行業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舉措來完成預期目標:“鞏固并增強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機制,建設創新的電器工業標準體系,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工作,推動節能減排及低碳經濟發展,進一步提高國際標準化參與水平等。”
遵循早部署、早安排,再接再厲做好“十二五”電工行業技術支撐和引領發展的思路,梳理總結“十一五”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新任務,是此次大會的兩項重要內容。與會代表認真聽取了協標委理事長張秋鴻所作的題為“科學發展、開拓創新,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好支撐”的主題報告。
國家標準委于欣麗總師在講話中,對電工標準化“十一五”期間的工作業績給予充分肯定和贊譽,并認為“在振興電工裝備制造業、實施標準化科技創新、促進節能減排、實施國際標準化突破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
會上,電工行業老領導、權威專家陸燕蓀在講話中,為其提出的要求十分中肯:“要積極推進電工行業自主創新與共性技術研究,支持高端制造業發展,實現轉型升級目標。”他表示:“要緊密圍繞電工行業進一步完善產業鏈的需求,如發展核電業務等,標準化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年來,電工標準化“建立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機制”,取得的實效是不斷加大電工行業優勢企業參與標準化工作的力度,使之實質性承擔標委會工作并直接介入國際標準化活動。電工行業在推進風電電器設備領域技術發展中,依托湘潭電機、東方電機等優勢企業在設備研發方面的優勢力量,為風電電器標準化工作提供測試平臺和技術保障,有效提高了標準的科學性。組織大型發電機、控制和保護設備、低壓電器、電線電纜、絕緣材料等標委會共同搭建風電電器標準體系,開展設備標準制修訂工作,保證了標準的系統性和協調性。
此外,在優化電工行業標準體系、做好電工重大裝備標準制定等方面也都可圈可點:電工行業國家標準得到快速更新,現行國家標準總數已達1582項;成功完成高壓直流輸電設備等18個新標委會的籌建;開展了百萬千瓦超大容量水電機組公益科研項目,組織輸變電領域的標委會通過標準制修訂,完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標準體系;率先制定市場急需的海上雙饋風力發電機組變流器等7項協會指導性技術文件;啟動25項風電電器設備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等。目前,電工行業標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相繼榮獲IEC1906貢獻獎、中國標準創新貢獻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電工標準化“十一五”期間取得良好成績,在推動行業快速發展中起到強力引擎的作用,“十二五”期間的付諸實踐,同樣將得到有關領導和廣大業內人士的關注和期待。
與會代表認為,此次大會的工作報告目標清晰、措施具體、任務明確。會議部署了“十二五”期間電工標準化將要開展的有關工作,即“完善電器工業標準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標準化管理更加規范、透明、高效;完善與國際接軌、重點突出、結構合理、適應市場的電器工業標準體系,標準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完善電器工業標準化服務體系,標準得到有效實施,基本滿足電器工業發展需求。”
此次大會在鼓勵與會代表奮發向上的同時,進一步明確了電工標準化未來發展方向。要保障完成“十二五”期間既定方針和目標,形勢緊迫,任務艱巨,自不待言。方曉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言:“未來任重道遠,在引領電工行業邁向高端制造、推進轉型升級的進程中,要堅持以標準引領行業發展為已任,努力推進電工標準化事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