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非全國汽車制造商協會表示,南非政府已確定將汽車工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部門,目標是爭取在2020年前將汽車年產量提升至120萬輛,汽車出口擴大至歐洲、亞洲、美洲、澳大利亞、非洲等地區,并將重點開拓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金磚國家”市場。南非汽車制造商協會主席鮑威爾表示,目前汽車工業已占南非制造業產出的29%,成為南非最大的制造業部門。汽車及相關產業為南非創造了近50萬個就業機會。目前,除了南非本土汽車公司,這里還有寶馬、奔馳、日產、豐田、大眾等許多國際知名品牌的汽車制造廠。鮑威爾還指出,南非的汽車工業發展較快,目前所產零配件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還出口到北美、南美、歐洲、遠東和非洲。寶馬、奔馳、本田、馬自達等品牌車的國產化比率接近70%,其中500多種零配件采用當地橡膠、鋼材、鉻等原材料并由當地企業加工。
據介紹,南非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與汽車業相關的投資鼓勵政策。此外,南非汽車業還從歐盟—南非自由貿易協議、南非—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自由貿易協議以及普惠制協議中獲益。南非汽車制造商協會還表示,由于南非對日本市場的依賴,日本地震和海嘯災害對南非汽車制造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可能遠大于人們的預期。這一效應預計將在未來6至12個月內顯現出來。不過,專家指出,經歷了地震和海嘯災害后,日本汽車制造商將在不同國家建立更多分支企業,以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災害對生產的影響。南非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自然災害發生率較低。此外,歐洲是日本企業的主要市場之一,南非與歐盟的貿易協議也便于日本企業將南非生產的產品出口至歐洲。這些有利條件將在未來吸引更多日本企業在南非設廠。
鮑威爾同時指出,雖然近年來外資對該領域的大量投資帶動了南非汽車工業的繁榮,但由于全球汽車工業整體產能過剩,全球制造廠商正積極考慮重新配置投資資源,南非汽車工業也面臨這一挑戰。他表示,南非汽車工業缺乏成本競爭優勢,尤其是交通運輸問題尤為緊迫。當前南非港口運輸無法滿足汽車工業長遠發展需要,運輸效率遠遠落后于世界標準。另外,獲得全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大幅提高本地汽車零配件的供給比例,由目前的35%提高至70%。鮑威爾說,南非汽車工業的發展和汽車市場的繁榮,產生了對汽車零配件的巨大需求。除了車輛原裝廠的零配件需求外,南非的汽車修理零配件市場每年銷售額約在20億美元。目前南非的汽車保有量近千萬輛,其中半數汽車超過十年,修理領域的零配件市場十分龐大。據悉,全世界最大的10家汽車零配件供應商中的8家已在南非投資建廠,世界4大輪胎制造商中的3家已在南非投資建廠,另外有超過200個零部件制造商在南非投資。雖然受到日本地震海嘯災害的不利影響,南非仍對2011年汽車市場表示樂觀,預計全年國內新車銷量將增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