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核電安全是立體化而非扁平化

時間:2011-04-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本核電是在防氫爆上出了問題,而中國將引入防氫爆技術,所以中國可以上馬新的核電站,是安全的。這是葉顧問的邏輯。

     日本核電站泄漏事件至今還沒完結,更別說深入研究,找出各種彌補漏洞的可能。而在3月29日的中國科協會上,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國核學會顧問葉奇蓁已經迫不及待表示,現在內陸的核電站也會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日本核電是在防氫爆上出了問題,而中國將引入防氫爆技術,所以中國可以上馬新的核電站,是安全的。這是葉顧問的邏輯。殊不知,科技和安全隱患,就如同電腦病毒和殺毒,是一對此消彼長的死對頭。不會因為堵住了此前的一個隱患,就不會有新的隱患出現。這跟牛奶出問題極其相似,當國家有關部門增加了三聚氰胺檢測,宣稱以后的牛奶是安全時,皮革奶卻冒了出來。

  瑞典核物理學家帕克金森曾說,“核能有些像馬戲團里的猛獸,聽話時讓人感到其樂無窮,而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設想”。而現代科技的急劇發展,已經超過了對其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也正因為如此,全球才會出現如此多的反科技浪潮。當然,我們并不提倡拋棄科技,正如同不會因為頻發事故就不坐車,不會因為墨西哥灣漏油就停止石油開采一樣。但安全,必須成為人類利用一切科技特別是核電的首要訴求。這是各國政府發展核電的基本承諾,也是對地球上一切生物的基本承諾。因為這種安全不僅僅是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和軍事安全,這些安全要素的主體只能是國家,而事關核電的安全主體可以是整個人類。

  3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決定審查在建核電站,暫停審批核電項目。也是在這天,中國環保部規定,核動力廠應盡量建在人口密度相對較低、離大城市相對較遠的地點。這都是兩個應急的規定,特別是環保部的,只能管住核電安全的一個部分,不是全部,況且規定的約束力并不強。于是,這才過去半個月,核電站建設就急著提上議事日程。

  現實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據報道,國家能源局對中國現在已建成、在建以及規劃中的核電站的選址安全進行再次評估,地質結構并不令人滿意的有三處核電站——福建以及遼寧各一處,浙江的秦山核電站擴建工程也是。原因是這些選址地處地震帶上。“其中秦山一期建設完成后就不應該再規劃建設二期了,但還是建上去了。”同時,大亞灣核電站在地質結構上沒有問題,但在人口密度上考慮欠周全。

 核安全事關公共安全,而且是全人類的公關安全。在這樣一個跟每個人類成員的生命、健康都關系密切的項目建設上,就應該有戰戰兢兢的發展心態,就該在不涉及國家機密的前提下,走出神秘,走向公眾。一方面,一些專家和機構,急匆匆解釋中國目前的核電站沒問題,可以上馬新項目,另一方面,公眾對日本核事故恐懼的感受真真切切。因此,唯有公開,才能消除公眾的誤解和恐慌。唯有公開,才能獲得公眾的支持和理解。

  想起美國人奧的斯剛發明電梯之時,這也是個造福人類,并能帶來巨大經濟效應的項目,但他沒有急著和建筑商合作應用于高層建筑中,而是先在公園里安了一部電梯,免費供公眾體驗。奧的斯深知電梯的安全性,但它對于公眾還是個陌生事物,推廣不能在公眾恐懼下進行,而必須等公眾了解并長期使用后。這樣的思路,其實在核電建設中也同樣適用。引進了堵住日本核事故漏洞的技術,我們的核電就是安全的,這樣的邏輯其實并無助于消除公眾在日本核事故之后的恐懼心理。在這樣的社會心理下,匆匆上馬核電項目,只會將公眾帶進更大的恐慌中,這絕對不是核電項目建設應有的社會基礎。

  更為重要的是,如此事關公眾安全的重大項目,不能僅僅是政府應急會議規定,不能僅僅是一個部門的應急規定,而應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我國在建的反應堆達28座,占全球在建數的40%,但在法律方面一直是空白。而美國早在1945年就制定了原子能法。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國雖然還沒有核電廠甚至也沒有核電發展計劃,國內只有不多的研究用反應堆,卻也早早地制定了原子能法。中國核電已經“裸奔”了20年,那在日本核事故后,我們就更該反思如何安全利用核電,而不是急匆匆上馬工程。

  核電安全是一個立體化的工程,涉及到科技、法律、公眾的安全心理等等。而目前我國的一些專家和發展思路,卻偏于扁平化看待此問題。要明白,一切科技發展的最終目的是造福人類,而人類最底線的幸福就是安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