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1年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新趨勢

時間:2011-01-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將超過1800萬輛,這個數據將超越美國歷史最高水平并創下全球新記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將超過1800萬輛,這個數據將超越美國歷史最高水平并創下全球新記錄。隨著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化日益深化,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也會繼消費電子、通信、計算機之后受到全球半導體廠商的熱捧,在各種新技術的推動下,中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市場也會加速發展,未來這個加速走熱的市場中會孕育哪些機遇和熱點?2011年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將呈現出怎樣的趨勢呢?

      1、經營全球化

      為了降低成本,占領市場,許多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紛紛向國際化發展。歐洲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紛紛向海外投資,進行國際化生產;北美汽車零部件廠家則紛紛投資歐洲,也想擴展東歐市場;日本汽車企業也不斷地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自己的分支生產機構。新興的亞洲市場是各大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競爭的焦點,中國更是其必爭之地。據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介紹,世界排位前20名的著名汽車零部件公司幾乎都已在北京或上海設立辦事處或投資控股機構,例如德爾福、天合、博世公司等。目前,德爾福公司已在中國建立了15家合資企業,生產制造100多種汽車零部件和系統,成為目前中國市場實力最強的汽車零部件集團。

      2、企業重組改革供應體制

      世界各大汽車公司紛紛改革供應體制,實行全球生產、全球采購,即由向多個汽車零部件廠商采購轉變為向少數系統供應商采購;由單個汽車零件采購轉變為模塊采購;由實行國內采購轉變為全球采購。整車廠商采購體制的變革,要求汽車零部件廠商不斷地與之相適應,不但要求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擴大自己的實力、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做到系統開發、系統供應,同時還要求其縮短開發周期,提供優質廉價的產品。這一變革,推進了全世界汽車零部件行業并購、重組的進程。

      3、市場集中度更高呈供應鏈發展

      市場集中度更高了,整車廠日漸趨于模塊化和系統化采購,供應商之間的協作更加緊密,從而使得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系統逐漸向寶塔形結構演變,由一級廠商對整條供應鏈負責管理,使得供應鏈之間的合作更加規范。像這樣發展的企業,在各自的市場都是頂尖的,他們占據80%的市場,獨霸了高端市場。一家零部件企業的老總表示:“伴隨著整車產銷高速增長,零部件企業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沒搭上這輛快車就要落后,就會淘汰出局。”

      4、技術進步研發實力更強

      各大汽車零部件廠商紛紛把航天、航空和電子等技術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和總成上,安全技術、電子技術、節能技術和環保技術已在汽車上得以廣泛應用。尤其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不僅在汽車產品上得以廣泛應用,而且還延伸到開發設計、試制、生產以及管理等各個方面;不僅僅應用于單個汽車零部件,而且已應用于系統總成。

      聯合汽車電子是一家合資企業,他們在國內“一口氣”成立了三個研發中心,通過不斷實踐、摸索、提高,研發實力大增,使其開發新項目的時間更短,在該公司看來:“市場變化很快,客戶對時間的要求越來越高,有了研發實力,貼近用戶才會贏”。

      零部件企業成立研發中心,可以“快”,滿足市場迫切需求,快速開發出產品;可以“準”,貼近市場,實現“本土化”;可以“新”,將更多的新技術應用到生產之中,既保證質量又降低成本。事實上,有些新技術,是零部件企業在領著整車廠跑。

      5、電動車迎來發展機遇

      因為沒有污染,電動車受到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電動車市場會在2011年起飛嗎?汽車電子廠商可以從中獲益嗎?安森美半導體的HerveBranquart表示受到政府激勵項目的影響及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汽車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推動,越來越多的OEM發布基于電動機的汽車型號。但是半導體市場還沒有為這汽車技術做好準備,為這類首款車開發出的大多數元器件是源自應用于工業或商業應用的現有產品。

      “我們覺得這個市場在2018至2020年之前,每年生產的汽車占整體數目不會高于5%。主要原因在于汽車及柴油發動機制造商積極應對,持續提升他們產品的性能,但EV/HEV在引入起止(start-stop)技術、獲得可靠而可生產的鋰離子電池技術以及有關電池維護的全球商業模式等方面仍須努力。業界仍展開研究各種模式,但標準還待出臺。”他補充道。“到2020年,5%的市場份額乘以高出5倍的半導體產品成分,相當于占整體半導體市場的五分之一,因此對于我們半導體公司來說,這絕非一個小市場。”

      飛思卡爾的MarcOsajda也認為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在2015年以后會迅速發展,他認為到2020年電動車總量會占到全球汽車總量的8%到10%。“不過飛思卡爾早就介入到電動汽車的研究中了,我們已經開發了針對電動車的功率MOSFET器件、MCU和有助于延長電池壽命的SoC器件。”他補充道。

      富士通的丁潔早表示富士通非常看好純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發展機遇,將協助中國的相關電子廠商以及汽車廠家共同開發基于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器,電動汽車圖形儀表等一系列解決方案。在這些方案中,主要采用的核心控制器件包括MB91F467BA加MB96F315的整套電池控制單元,MB91F267NA電機控制MCU,以及MB86R01GDC圖形儀表控制SC等等。

      凌力爾特則認為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市場會持續走熱,凌力爾特關注電動車電源管理領域的技術。

      Atmel的吳彥翔表示在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領域,Atmel主要提供基于其超低功耗MCU的下一代電機驅動系統,此外,Atmel還研發第二代鋰電池管理系統。

      在支持電動車方面,英飛凌無疑是最鐵桿的一個供應商,其目標是成為電動車領域第一供應商,“英飛凌進入電動汽車領域有非常大的優勢,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的一大區別是建立在一整套高壓系統之上,而我們一直在高功率器件領域占據領先位置。”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電驅動產品線總監MarkMunzer強調,“另外,我們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器件供應商,這樣我們正好可以將兩個專長結合起來,應用到電動汽車上,我們可以提供最好的電動汽車解決方案。”

      6、安全油耗成消費關鍵指標

      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已經是全球第一,但是,汽車電子廠商并未從中受益。“如果我們探究每輛汽車中所使用的半導體產品成分的話,你可以發現北美、歐洲和日韓等傳統汽車市場的平均每輛汽車半導體成分是中國汽車的2倍。”安森美半導體汽車方案市場營銷總監HerveBranquart指出,“中國汽車半導體成分較低的一個原因是本土汽車制造商及全球OEM品牌針對的是嵌入較少電子功能的較低端汽車市場,從而符合客戶期望的最終目標價格。”

      富士通半導體汽車電子產品經理丁潔早也指出,“我們認為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中國汽車電子廠商的所能提供的產品范圍還不夠廣泛,大部分都集中在汽車音響,儀表,防盜和車身控制等某些領域,在汽車底盤安全和動力系統等核心領域,還很難涉及。第二,價格競爭過于激烈,導致成本的壓力非常大,利潤越來越薄。”

      不過這個因素在今年悄悄發生了改變,數據顯示2010年海外車系銷售總量首度超過本土品牌車,這意味著消費者不再將價格作為唯一衡量因素,北京益派咨詢的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購車關注的因素依次為品牌、安全性、油耗、實際價格、

      外觀等等,這對于汽車電子廠商來說無疑是利好,當價格不再是第一考慮因素時,這意味著消費者愿意花更多錢來改善汽車安全、能效,所以汽車半導體供應商紛紛看好這一市場的機遇。丁潔早表示富士通半導體通過提供參考設計方案幫助中國汽車電子廠商逐步進入到汽車底盤安全和動力系統等核心配套領域,重點關注的市場應用有電機控制、電子助力轉向系統、夜視系統、線控等應用等等。

      面對這樣的發展態勢,泰科電子汽車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沈偉明認為2011的熱點議題仍然會延續去年的綠色、安全、舒適和效率,而且各大主機廠都期望從二級供應商處獲得立即可以采用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其快速發展的需要。因此如果二級供應商不為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就很難立刻拿出客戶所需的產品和方案,錯失發展機會。他指出泰科電子研發的新型050系列端子連接系統在小型化和減輕重量方面取得了重大地技術改進,能滿足整個汽車產業對成本控制的需求。

      HerveBranquart則表示安森美會幫助客戶開發降低排放、提升燃油經濟性及增強照明、安全、連接入信息娛樂供電系統的高能效方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