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歲末年終,又到行業盤點的時候了。工程機械行業在2010年有了飛速發展,為“十一五”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本文節選自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在協會四屆二次理事會上發表的行業形勢報告。在“十二五”即將拉開序幕之際,國家一系列基建投資規劃的出臺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持續上升提供了保障,業內人士普遍看好“十二五”期間行業的發展走勢。
展會是行業發展最好的晴雨表
今年10月,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四屆二次理事會暨第九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上,與會人員全面分析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一五”以來的發展形勢,深入研討了《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進一步推進全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為“十二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筆者認為,“十二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全球化服務的展開,都將給我國的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新興產業將成為新增長點
今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要加快培育和發展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七個領域,以重大技術突破、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堅持發揮市場基礎性作用與政府引導推動相結合,科技創新與實現產業化相結合,深化體制改革,以企業為主體,推進產學研結合,國家將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型產業和支柱型產業。
國務院的這一重大舉措,必將為我國工程機械的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十二五”期間,以工程機械為重要組成部分的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的政策環境將不斷優化。包括財政部等六部委局下發的《關于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國務院要求在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大力推廣節能技術和產品、完善節能減排經濟政策等新的部署和安排;工信部等七部委《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商務部等擬定的《關于實施積極進口促進戰略,推動機電產品進口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等都將得到有效地貫徹執行。另外,根據國務院重點工作部門分工,國家還將陸續頒布實施有關的政策措施,切實為產業調整振興和科學發展提供政策保證。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將通過調結構、轉方式,得到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