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國南車下屬的湖南南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車時代電動)的“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突破及產業化應用”成果鑒定會在湖南株洲舉行。
以工程院院士劉友梅為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為副主任委員的鑒定委員會宣布:該項目在電動汽車電機、電控、電池(儲能系統)應用三大關鍵技術、客車用純電動、串聯式混合動力、并聯式混合動力三種動力系統技術及整車集成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特別在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研發、儲能系統應用、動力系統匹配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術競爭力;構建了異步及永磁電機驅動系統、整車控制系統、儲能系統、串并聯混合動力系統、純電動系統及整車等技術開發平臺,取得了二十多項技術創新成果,獲得了發明專利12項。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在客車用電動汽車零部件和整車產業規模方面處于國內領先;項目形成的主要技術成果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面對中國南車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與會者都十分興奮。在人們的印象中, 中國南車就是火車的形象代言人。他們是怎么從有軌的火車,研發到電動汽車領域的呢?
電動汽車產業戰略應運而生
200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電機領域專家郭淑英得知科技部將電動汽車的研制作為國家“十五”期間“863”重大項目的計劃。這對正處在產業擴張期的南車時代無疑是個好機會。
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在我國軌道交通交流牽引電傳動、網絡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領域處于明顯的領先地位,這些技術也是電動汽車、風力發電、磁懸浮列車等關聯產業的關鍵性技術。株洲所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丁榮軍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解釋兩者的技術關聯性:“電動汽車可以看做是給火車安裝了四個車輪。”這一特征為株洲所多元化產業發展思路提供了堅強的技術后盾,進軍電動汽車產業的戰略應運而生。
郭淑英和她的團隊緊緊抓住了這個機會,成功申報到電動汽車電機及其控制器、多能原動力總成、DC/DC變換器等關鍵零部件研發的三個“863”項目。2002年,由她任部長的電動汽車項目部成立。
從最熟悉的技術入手、從系統部件入手。株洲所開始了對電動汽車電傳動系統的研制,他們把機車電傳動系統的技術特點進行移植和改造,在查閱大量技術資料的基礎上,對機車電機進行輕量化結構設計,同時又保持它效率高、節能好的特點。依托國家863計劃和湖南省重大專項及各級政府的連續支持,南車時代先后攻克有關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變換器等系列技術難題,成為電動汽車牽引傳動系統集成技術國內的領先者。奠定了南車時代在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上的行業地位。時任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首席專家的萬鋼(現科技部部長)親自為南車時代頒發了“‘十五’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的證書和牌匾。
科技創新平臺釋放巨大能量
技術的可靠性和實用性還需要市場的檢驗和推動,株洲所向電動汽車整車技術開發和示范運營發起了新一輪沖擊。
作為“湖南省電動汽車電傳動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株洲市電動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托單位,除了依托母公司強大的公共實驗平臺外,南車時代電動還投入近5000萬元建成3200多平方米的試驗檢測中心,共有包括電機驅動系統、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儲能(電池、超級電容)系統等在內的七個實驗室。借助其強大的試驗檢測能力,南車時代電動可以對電機驅動系統、混合動力系統的發動機、發電機、儲能系統等進行驗證,為技術性能的提升和優化提供試驗數據支持,有效地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及穩定性。
該試驗檢測中心功能的完整性和設備的先進性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為公司進行電動汽車技術創新,推進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完成國家“863”電動汽車專項課題和保證出廠車輛的穩定性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依靠強大的技術創新平臺,南車時代電動也增加了項目市場化的話語權。他們在展開規模產業應用的過程中,摸索總結了一套極具操作性的銷售、服務、運營的示范運行模式。
目前,南車時代電動自主研發的核心部件電動汽車電傳動系統相繼成功進入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天津達沃斯論壇、世界太陽城大會、TNT(中國)物流等市場。
2008年,運行于奧運村的50臺純電動車全部采用了南車時代電動的電機及控制系統產品、電池管理系統產品。他們還為純電動車充電站提供了全套240臺充電機產品。產品實現了零故障安全運行,受到了用戶的好評和奧組委的表彰。項目與整車一起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年,南車時代電動的系統產品成功進入上海世博會市場,相繼獲得世博游行花車、超級電容客車、純電動客車等電機驅動系統,以及地面充電機市場訂單,在世博會純電驅動客車領域的綜合市場占有率超過70%,成為世博會電動汽車關鍵部件最大供應商。
2010年8月,南車時代電動又獲得了廣州亞運會用純電動車電機驅動系統及充電機的全部訂單。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裝載著由南車時代電動自主研制的電氣系統的30輛純電動客車,性能穩定、發揮出色,實現了南車時代電動“零故障”的質量承諾,并以無污染、低噪音、低能耗的環保性能和舒適平穩的駕乘感受贏得了各國嘉賓的贊賞。
公司開發的純電動流動售電車、電力工程指揮車先后中標23個省市的電網公司項目,市場份額超過60%,成為國家電網公司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行動計劃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
為了更好地促進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的進步,南車時代電動從2003年起就開始了整車的研制。目前已經開發出多款10—12米純電動、串/并聯混合動力城市公交車,提交近800臺車輛在長(沙)株(洲)(湘)潭地區大規模示范運行,實際節油率在15%以上,出勤率在95%以上,總運行里程超過2050萬公里,累計節油76.8萬升,實現二氧化碳減排2058噸。預計1000臺混合動力車在全壽命周期內,可實現節油約2625萬升,減排二氧化碳累計約7萬噸。
國家科研院所及骨干企業是技術創新中堅
中國南車從有軌火車到電動汽車的新能源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他們堅持的技術輻射之路,以及對契機的把握,給予我們新的啟迪。每一項重大科技成果的誕生,都源自創新思維的把握,并體現在不斷開拓實踐這個思維的過程中。
隨著資源、能源、環境與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我們所要重視的不僅僅是新能源的研究,同時也要重視能量循環,即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汽車作為現代生活主要的交通工具,無論從能源角度還是環保視野,都必將不斷從燃油時代向電力時代進軍。
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從國家863項目上升到專列為國家十六個重大專項之一,給相關領域的科研者們再次帶來了政策的利好。中國南車及其他行在這條道路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我們依然得承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仍處于初級階段。電動汽車時代,還有待我們不懈合作努力和國家的持續支持。
株洲所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丁榮軍曾表示,南車時代電動生產的電動汽車相關產品, 如果沒有國家的補助和支持,現在是否產生盈利?如果不能產生盈利,政府也不再補貼,那么中國南車是否還會繼續探索電動汽車之路?
丁榮軍他很平靜的告訴大家,盡管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持,這個項目在早期仍然會是虧本的。目前,我們已經投入了將近3億元,但虧本也要做下去,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樣的回答我們不意外,國家科研院所及其骨干企業,一直是技術創新的中堅。他們有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我們可以相信,以南車時代電動為代表的我國眾多優秀創新團隊,必將最終完成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性轉型和跨越式發展。必將會在未來給國民帶來更多驚喜。我們企盼著他們的“四輪火車”加速飛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