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大力推進低碳減排 積極踐行綠色生活

時間:2010-09-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環境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讓我們都積極行動起來,成為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自覺節能減排,共建美好環境,共享綠色生活。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MANY SPECIES ONE PLANET ONE FUTURE)。在響應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地球家園國際主題的同時,環境保護部確定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低碳減排 綠色生活”,表明了我國政府強化污染減排、推行綠色新政、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以及實現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決心。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和生活質量的民生問題,有時甚至是政治問題、國際問題。保護生態環境、發展低碳經濟、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已成為全球共識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

  面對保持經濟增長、改善生態環境帶來的雙重壓力和嚴峻挑戰,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污染減排和環境保護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產業轉型、促進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帶領全省人民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道路上不懈努力:2009年與2005年相比,河南經濟總量由10587億元躍升到19367億元,年均增長13.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而全省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7.03%,比全國平均多下降2.65個百分點,兩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了13.16%和16.59%,分別比全國平均多下降3.5個和3.45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實現了國家下達的“十一五”減排目標。這一升兩降,標志著河南在積極探索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新道路的實踐中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是,我們更要看到,人口多、自然稟賦差、環境容量十分有限、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的基本省情沒有變,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將長期存在,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環保工作任重而道遠。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環保規劃目標的決戰之年,也是為實施“十二五”規劃奠定基礎和實現2020年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的關鍵之年。我們必須以更廣闊的視野、更堅定的決心、更有效的措施來推動環保事業,堅持在保護環境中發展經濟,在經濟發展中保護環境,繼續保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促進的良好態勢。

  一要堅持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條件,加強環境保護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要深化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監管減排等多項減排措施,形成倒逼機制,促進企業加快技術升級改造,為先進產能騰出市場和環境容量,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提高發展質量。積極開展環境容量研究,將有限的環境容量,集中用于支持符合產業政策、清潔生產水平高、污染物排放少,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嚴格環境準入,創新環評管理機制,推動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規劃環評工作。

  二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要增強發展低碳經濟的緊迫感,處理好低碳與高增長、高能耗,低碳成本與效率之間的關系。要把低碳經濟全面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著力從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能效、發展清潔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體現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加快發展低碳排放的工業、交通和建筑體系,加快建立適合低碳經濟發展的政府管理機制、市場機制、技術創新機制、人才培養機制以及評估機制,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撐。

  三要全力推動生態省建設。開展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生態省建設,不僅是應對當前危機、調結構、保增長的現實需要,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大計。要緊緊圍繞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改善環境質量為前提,以節能減排為主線,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科學編制生態省建設規劃并全面實施。要力爭通過生態省建設,建立健全我省高效、低耗、低排放的現代生態經濟體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態體系、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體系、支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安全體系、支撐生態文明的社會體系,把河南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人民富裕、環境良好的生態文明大省。

  四要在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環境保護、生態文明是一項系統工程,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理念和信仰,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和身體力行。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宣揚生態環保思想,將其貫穿到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小康社會、推動中原崛起的總體布局之中,落實到推動污染減排、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環境問題的工作實踐之中,滲透到每個單位、家庭和公民的生產、生活之中,營造建設生態文明濃厚氛圍,進一步提高全民環境意識和生態文明理念,推動全社會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發展方式、生活方式及消費模式,真正使生態文明由宏偉藍圖變為生動的現實。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環境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讓我們都積極行動起來,成為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自覺節能減排,共建美好環境,共享綠色生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