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包括芯片、電容器在內的電子元器件供不應求、價格大幅上漲的狀況令很多消費電子生產企業措手不及、苦不堪言。據了解,隨著中國電子消費市場的持續增長以及投入不足,未來5年內中國半導體產業可能將會面臨芯片等電子元器件產能更加不足的問題。
電子工程專輯雜志分析師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以及中國海關相關數據分析,2010年中國電子產業的總營業收入將同比增長約10%,達到1.06萬億美元的規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基地。同時今年中國的電子消費市場也將增長到1458億美元。這將直接導致中國市場對電子元器件的需求總額達到1100億美元的規模。
另一方面,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預計2010年,中國將生產汽車超過1500萬輛;混合動力車及電動汽車的興起也將進一步帶動該行業對半導體和元器件的需求,因為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將使用更多的集成電路和元器件。
對此,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副組長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雙聘教授魏少軍博士認為,其實從中國現有的芯片產能來看,集成電路產業不應該出現產能不足的問題,因為包括中芯國際等大型芯片廠商目前的產能利用率都非常低。造成當前集成電路產業產能緊張的主要原因是芯片廠家產品與市場需求不匹配所導致的,具體而言是大批量產能與多樣化小批量需求之間的矛盾。
他認為,由于中國企業在主流芯片的產能仍舊薄弱,如果政府在芯片方面的投資不能跟上,隨著產業周期高峰的到來,未來5年內中國的IC設計企業還將面臨更加嚴重的產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