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國內汽柴油的價格在歷經五個月的沉睡后,終于在今天(14日)零點迎來2010年內的第一次調整。從北京各加油站的價目表上看,目前90號汽油是6.48元,93號汽油是6.42元,97號汽油是7.37元,0號柴油是6.88元。
此番上調后,國內各地汽柴油零售價格均創下歷史最高位。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受全球經濟復蘇向好等因素影響,石油需求上升,國際市場油價連續上漲。3月份后,基本維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今日價格為每桶84.05美元,即將突破90美元大關。有專家表示,如果國際油價今年漲到100美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毫不夸張的說,我國現在已經邁進高油價時代。
國內油價調整的真正理由是什么?如果國際油價真的持續上漲,國內油價還會漲到多少呢?下面,我們連線能源專家中國能源信息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先生。
記者:從去年11月國內油價調整到現在,國際油價曾一度漲到86美元以上已經過了4%的價格調整期,為什么我們直到現在才調整油價呢?
韓曉平:這是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從2009年10月10號到第一次第一個月是沒有漲過4%,沒有調整,再接下來就是春節了。春節前,我們知道很多民工要返鄉,還有一些蔬菜的運輸等等,如果油價大幅度調整的話,肯定對這些有影響。春節之后趕上了西南的大旱和北方地區的寒冷,這個如果大幅度調整油價又會影響,加上兩會,加上對CPI影響擔心比較多。這次我想也是不得不漲了,因為國際油價已經漲了10%。
國內油價這次調整的幅度還是比較小。比較小的原因,我想一方面大家擔心的CPI,因為如果通貨膨脹可能會對整個經濟有一定的影響,另外還是西南的大旱和最近北方的低溫這些因素。加上中石油、中石化2009年年報出來以后,兩個公司還不錯,中石油盈利1000多億,中石化盈利了600多億。對比之下,其他國際上之的一些大石油公司,他們的利潤都在大幅度的減少,我們的石油公司利潤還是在增加——雖然像中石油減少了,但是它的利潤還是比較大的。
再有一個,這次調整的幅度相對比較小,(是因為)我們當時在制定油價的時候也有一個要求:超過80美金的時候要扣減加工利潤。我們知道煉油很多的成本并不是來自于油,比如國內煉油用的是電,是用的國內的電,用煤是國內的煤,所以這個是要削減相關的利潤。所以我們這次調整的幅度還是比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