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備而來的胡一虎一上臺就推出一組數據:2009年1—12月發現全國規模以上日用陶瓷企業產量完成204.66億件,比上年增長了30.6%,衛生陶瓷完成了1.77億件,比上年增加了12.31%,墻地磚完成67.24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1.6%。
數字背后是國內陶瓷行業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成功突圍,那么臺上的陶瓷老板的企業又如何呢?在胡一虎的追問下,陶瓷大佬們都報了“家底”,生產馬可波羅磁磚的唯美集團董事長黃建平說有“10%”;廣東柯達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邊程說“20%多”;廣東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榮恒說是“15%”;東鵬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新明說“接近20%”;廣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乾說是“18%”。
盡管胡一虎和現場觀眾都認為陶瓷老板們都有“保留”,“但是過去已經過去了,今年增長潛力又會如何?”胡一虎馬上就把問題拋給媒體代表,佛山本土知名學者、時事評論員龍建剛,對此龍建剛也毫不含糊地給現場的陶瓷企業老板“潑了冷水”,“相信他們賺錢了,我擔心的是后勁”。
而中國房地產報總經理單大偉認為,去年國內陶瓷企業“掙錢”要一分為二,到底是戰略性掙錢,還是機會性掙錢,如果市場好大家都掙錢,這個應該顯不出一些企業的厲害之處。單大偉強調企業賺錢應該是連續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