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市場規律,開年后的一個月為傳統銷售旺季,清庫存、上調產品價格、熱銷……是陶業這一時期的關鍵詞。但在2016年,開年的熱銷圖景并未如期而遇,大部分企業產銷率不及九成,產品價格不漲反降。與此同時,受過去一年積壓至今且難以釋放的高庫存影響,開年來全國仍有相當部分的生產線未開啟。有業內觀察人士表示,三月為傳統銷售旺季,若旺季生產線仍不能及時復產,或許2016年全年都將難以開啟。
綜合來看,2016年開年,高安、內黃等新興產區相對佛山、福建等傳統產區更為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經歷“環保風暴”的山東臨沂羅莊產區,2016年普遍迎來了“開門紅”,多數陶企產銷兩旺,一個可供佐證的細節是,此前在行業引發熱議的“漲價”風波亦由臨沂陶企發起。
蕭條的終端
“如今一個月的銷量僅與過去一周的銷量相當”
3月中旬,從東北出差20天歸來,老劉(化名)的心拔涼拔涼的,不僅僅是東北的天氣冷,還因為走了一圈市場“心涼了”。
“很多經銷商老板都在拋售庫存,準備賣完就不做了”。他介紹到,從去年5月份開始,吉林、黑龍江兩省就開始“淪陷”,而從今年開年之后的情況看,沈陽市場也瀕危,“大部分品牌在東北市場都淪陷了,低端市場基本被法庫吞食,唯有少量經營特色產品、品牌思維較清晰的的客戶較好。”
吊詭的是,有些經銷商在2015年年銷兩千萬依然虧損。“主要原因一是產品利潤太低,二是店面成本、人員工資,以及經銷商運作成本太高。”老劉告訴記者,2015年很多經銷商都處于虧損狀態。
東北的“淪陷”并非偶然。3月16日,遼寧鞍山某陶瓷經銷商余橋東也向本報記者道出了類似的狀況。“往年開年一個月可以賣到十幾萬元,而現在只能賣七八萬。”余橋東說,雖然東北氣溫低,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銷售,但這種影響微乎其微。
作為遼寧省三大城市之一,鞍山擁有300萬人口。在過去一年里,隨著當地國有企業的降薪、裁員,使得消費需求大量降低。“最直接的影響是,人們大多不會考慮改善住房、購買房產。”余橋東告訴記者,事實上,不僅僅是鞍山,東北的很多城市人口都在凈流出,隨著消費人口的減少和消費能力的削弱,給瓷磚銷售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如果說東北市場的蕭條是當地社會原因造成,那么其它城市的不樂觀市場呢?
本報記者隨機采訪湖北武漢、宜昌,陜西寶雞,上海,重慶等多個城市的經銷商獲悉,全國終端城市的市場形勢大體相同。重慶某知名陶瓷品牌經銷商秦小姐告訴記者,她所經營的品牌開年一個月以來僅成交十幾單,“而往年同期,一周的成交量也比這多。”
陜西寶雞經銷商崔女士代理的是廣東佛山某知名品牌,在2016年開年遭遇了銷量和利潤的雙降,當記者問及今年的開年市場形勢時,她揶揄道:“再這樣下去,只剩喝西北風了。”
終端形勢的糟糕,也影響到了陶企3·15的活動效果。廣東卓遠企業策劃部經理戴鈺明介紹,今年很多企業都在為3·15活動充分備戰,希望以此打響開年第一炮,但是今年終端市場相比往年人流量確實有所減少,加之陰雨天氣影響,很多消費者都不去建材市場走動,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受到一定沖擊實屬正常。
佛山市藍珀瓷磚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潘秉然也坦陳,開年后藍珀的銷售主要是依靠新開發的客戶下訂,其他方面的成單量不是很理想。雖然藍珀在3月份開展了“3·15”系列活動,但是對于常態化的促銷活動,消費者的反饋不算熱烈,趨于平穩。
經銷商選擇品牌合作的意向也沒過去那般強烈。春節開工后,佛山華夏陶瓷博覽城出現了罕見的“門前冷落車馬稀”景象。
“以往開年后,這里都是前來提貨找新品的經銷商,為了接待客戶,每到中午或晚上的飯點時刻,附近的餐飲店都是人滿為患,必須提前預定才有位置。”在華夏陶瓷博覽城經營一家背景墻展廳的負責人老許(化名)回憶到。
在老許的印象中,今年的景象與往年的熱鬧場景截然不同:不僅客戶少了,一些中小型展廳也在陸續撤離,更顯人煙稀少。他說,以前一鋪難求的火熱近年來逐步失溫,展廳空置率越來越高,而春節前后,這些中小型展廳的陸續撤離將空置率再度拔高。
旺季開窯率
至三月中旬,仍有相當部分生產線未開啟
開窯復產情況也不大理想。往年陶企開窯時間普遍是年初七初八前后,而今年主要集中于元宵節后,對比往年整體推遲一周。此外,根據本報記者在全國各產區的實地走訪調查,即便到了三月中旬,各產區仍有相當部分的生產線未開啟。有業內觀察人士表示,三月為傳統銷售旺季,若旺季這些生產線仍不能及時復產,或許2016年全年都將難以復產。
截止目前,全國陶企開窯率幾何?對于這一問題,難以有具體的解答。有釉料供應商表示,截止到3月中旬,全國應該有三成的生產線沒有開窯,有的廠家在觀望,也有廠家在技改……生產線未開啟并不完全是因為銷售與市場的不理想,如環保、節能減排等政策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陶企的開窯情況。
而佛山三水白坭某企業負責人表示,保守估計,目前整個廣東產區有三成的生產線未開工。甚至在三水產區,有個別企業因為開工不足,導致員工到有關勞動部門申請基本生活補助。這位負責人說,在三水,因開工不足導致的企業與員工矛盾糾紛問題并不罕見。
“不過,相對而言,三水企業的開窯情況還算理想。”這位負責人表示,不開窯對企業來說成本較高,包括窯爐維護成本、員工的工資、稅金等分攤下來,產品的成本也會相應增加。
據本報記者調查顯示,對比三月初,陶企三月中旬的開工率逐漸升高。在江西高安,雖然陶企點火時間對比往年推遲5~7天,但元宵節后高安產區9成企業已全面投產,即便去年出現的一些問題企業,通過轉讓或租賃的方式,也將于3-4月份投產。
隨著時間的推移,夾江產區的開工率也開始超過80%。多位夾江陶瓷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從當前產區內陶企生產線開工情況來看,與去年相比出入不大,至于那些至今沒有恢復生產的企業,今年要開起來也很困難,除非承包給貼牌商來運轉。
而此前開窯率一直較低的福建產區,記者從多位供應商及福建陶企處獲悉,截止目前的開窯率已達到60%。此外,記者從湖北當陽、山西陽城和河南內黃等產區獲悉,除個別企業,大部分企業的生產線已基本開啟。但既便如此,這些產區企業均表示,形勢沒過去理想。
庫存現狀
沖款磚橫行,降庫存成陶企當務之急
開年熱銷的圖景在2016年并未如期而遇。根據佛山、高安、夾江等產區企業反饋,2016開年銷售形勢遠不及往年。
“很多企業的庫存壓力都很大,并導致特價磚橫行,幾乎達到風靡市場的地步。”廣東恩平市全圣陶瓷有限公司出口部經理姚震宇介紹,一些企業的庫存、處理磚都往佛山沙崗、華夏陶南路的特價磚、沖款磚店鋪銷售。因為價格便宜,這些沖款磚很快就能夠售完,特別是出口的量更大。
由于銷量好、利潤高,沒有庫存壓力,很多人紛紛加入沖款磚的銷售行列。
開年來,泛高安產區的銷售同比往年有所下滑,尤其是仿古磚、全拋釉等產品,一些企業反映,3月份的產銷率基本維持在80%左右。相對來說,拋光磚產銷情況比較良好,大部分企業都能夠維持產銷平衡。當地某拋光磚生產廠家對記者表示:“盡管我們每天的走貨量都能夠達到產銷平衡,但是現在是旺季,此時如果庫存無法消化一部分,后期進入淡季,壓力將更大。”
據記者調查了解,去年高安產區一些產能規模較大的企業,其庫存量的貨值都在5000萬元以上,少數企業的庫存量甚至超過1億元。
在夾江產區,往年開年產區內企業所積壓的庫存都會被及時消化。然而,今年大部分企業積壓的庫存仍堆放在倉庫。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大部分夾江企業的倉庫都爆滿。雖然企業的銷售開始不斷回升,但是也只能消化掉恢復生產后的產能,至于去年底積壓的庫存則需要通過其他渠道消化。對于夾江陶企來說,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在穩定產銷的同時,想方設法及時消化去年積壓的庫存。
河南產區的狀況與此類似。當前大多數河南陶企都能夠做到產銷平衡,甚至有個別企業出現了銷售火爆、供不應求的現象,但去年陶企積壓的大量庫存還不足以有效消化,將庫存降到合理可控范圍,亦成為當下河南陶企的當務之急。
河南內黃某陶企銷售總經理表示,如果當前無法及時消化庫存,一旦轉入淡季,加之新庫存的累計,爆倉無可避免,這對于企業而言,將是致命的打擊。
據這位銷售總經理分析,今年市場之所以未出現去年的火爆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在今年市場形勢尚不明朗、價格也不穩定的情況下,經銷商存貨的積極性明顯下降。甚至有部分經銷商不再做庫存,能賣多少就拉多少。另一方面,大量的沖款磚、特價磚充斥市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陶瓷廠家的銷售。
而在佛山,開年后已有不少公司出臺了新政策進行人事調整,行業雖然暫未出現大面積裁員現象,但“降薪”極為普遍,如在銷售業務團隊之外實施“計提”制以刺激全體員工的工作緊迫性,有的取消獎勵制度,也有的降低出差人員差旅費標準……
“公司擬取消項目獎勵制度,對于部分員工來說,可能直接會減少近一半的收入”。阿華就職于行業某知名品牌,從事市場部推廣專員一職,平時除了固定工資,還可根據項目完成情況發放獎金。但據其透露,今年開年后,其公司已經出臺政策取消項目獎勵,同時實施績效考核,依據考核成績按比例發放工資。
“如此一來,即使工作完成情況與去年等效、甚至有進一步突破,我們的收入依然會大幅減少。”阿華告訴記者。
價格波動
節后產品價格大多不漲反降
根據往年市場規律,節后產品價格上調是“老套路”。但今年絕大部分企業的產品不但沒有上調,反而降價。
近日,山東臨沂產區多家瓷片企業發出漲價通知,但上漲的幅度只有0.05元,還有經銷商認為能不能真正落實還是個未知數,可見今年陶瓷企業漲價的困難。也有經銷商表示,這種漲價的做法可能只是企業的一種銷售策略,并不能反映市場的真實狀況。
記者通過走訪了解,河南只有個別企業表示價格有微調,多數企業并沒有上漲,只是恢復到了去年年底促銷以前的價格。有經銷商告訴記者,漲價只是企業的一廂情愿,現在陶瓷企業這么多,經銷商的選擇性很大,如果不是市場真的回暖,廠家價格統一上調,個別廠家價格上漲是很難落實的。
除了價格難以上漲外,還有極個別企業為了緩解庫存壓力,甚至出現了價格下調的現象。有經銷商表示,部分企業看起來價格上漲,實際上是“明升暗降”,比如有的廠家為了減庫存給有實力的經銷商很大的優惠,打款越多,價格就越便宜,甚至比正常價格低了許多。
夾江產區去年開年瓷磚價格飛漲,但今年銷售價格相對穩定,除了拋光磚價格上調了15%以外,其他產品價格基本上與去年年底一致。記者調查了解到,開年后部分夾江企業也有過漲價的想法,但是在價格上調后一星期內又迅速地回調,其原因是經銷商不愿為此而買單。
高安產區的產品價格波動同樣不明顯,尤其是一些開年后銷量較好的西瓦、外墻磚產品價格比較穩定。不過記者了解到,一些廠家通過促銷方式對部分花色和產品規格進行促銷,主要集中在全拋釉、瓷片等產品上,拋光磚價格則相對較為穩定。
在廣東佛山,本報記者隨機從金牌亞洲、羅馬新紀元、新時代、亞細亞等陶企獲悉,產品價格暫無變化。從產品品類來看,瓷片價格普遍下調,一些花色較為落后的品類亦有促銷和優惠。
對于拋光磚產品價格的相對穩定和微漲,佛山市蘭洛斯陶瓷有限公司品牌銷售總經理郭勇認為,主要原因是去年一些磚坯企業倒閉,引發產品供不應求。
整體表現
三四線市場優于一二線市場
綜合來看,2016年開年,高安等新興產區相對佛山、福建等傳統產區更為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經歷“環保風暴”的山東臨沂羅莊產區,2016年普遍迎來了“開門紅”,多數陶企產銷兩旺,一個可供佐證的細節是,此前在行業引發熱議的“漲價”風波亦由臨沂陶企發起。
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就目前國內宏觀經濟形勢而言,終端三四線市場表現比一二線市場更好,尤其在新農村建設的巨大市場潛力之下,三四級市場的中低端產品消費表現更是異常理想。
總體而言,目前終端市場已經演變成為了魚龍混雜、百花齊放的局面,不管是以往的傳統大品牌還是外圍產區的區域性品牌,也不管任何定位、任何產品、任何服務的產品,都能在市場中獲得一杯羹。
佛山市藍珀瓷磚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潘秉然指出,在國家政策層面,“供給側改革”、“去庫存去產能”等政策的提出使得房地產的成交量出現回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瓷磚的銷售,但是這僅僅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且上升的勢頭能保持多久也不能確定,所以只屬于短期波動,對瓷磚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不會有根本性的改善。
潘秉然稱,在城鎮化和農村市場持續發展的利好消息下,他很看好區域性陶企。“城鎮化市場和農村市場是中低端消費的市場,對產品價格比較敏感,區域化的陶企靠近當地市場,運費成本低,而且產品的質量也在逐漸提高,市場優勢很大。而廣東的陶企在這些市場并不占優勢,只有渠道下沉做得比較早的大品牌才有所獲益。”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開年局勢不甚理想,終端已經成為了“軍閥混戰”的局面,但對廣東的高端品牌來說,雖然總銷售量也會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但優秀的高端品牌市場份額不僅沒有下滑,甚至還不斷上揚。
對于開年來陶企不斷積壓的庫存壓力。有業內人士表示,應當積極鼓勵經銷商“小規模、多頻次”的發貨,這樣既可避免大量發貨資金積壓,又可靈活地安排銷售與發貨數量、品類;對于廠家而言,也可避免由于經銷商庫存大而導致后續產品難以流向終端的風險。
更多資訊請關注建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