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公告,從13日零時起,國家鐵路貨物統一運價平均每噸公里由現行的9.61分提高至10.31分。其中,運營價格由平均每噸公里6.31分提高到7.01分,鐵路建設基金維持現行每噸公里3.3分的標準不變。
“隨著近一段時間鋼材、電力、油料等一系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鐵路運輸成本增長很快,運價漸漸不能夠消化成本,所以提高了鐵路的運價。”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運輸規劃室副主任劉斌判斷。
有數據顯示,我國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仍在18%~19%,盡管鐵路的運輸量占比遠較公路運輸低,但不少大宗物品如煤炭是鐵路運輸大戶。因此對這些商品的運價有一定的推升作用。
今年下半年以來,水價、電價、油價等一系列基礎性服務品價格都在利用目前的價格較低的時間窗口進行調整。
“現在雖然通貨膨脹的預期已經有所強化,但仍然是一個比較好的時間點,一方面物價水平總體還比較低,另一方面,經濟企穩回升,企業的承受能力明顯增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告訴記者,“由于調整多涉及工業領域,所以對PPI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對CPI的影響相對而言比較有限。”
事實上,受基數較低影響以及近期國家對成品油、電價調整的帶動,11月PPI同比降幅比上月縮小3.7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6%。
預計PPI增長將于12月“轉正”,隨后受到今年基數較低的影響,PPI將于明年有較高的增速,且增速將快于CPI。
更多了解請參考:“交通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