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電網存在不支持大規模間歇性電源與分布式電源接入、輸電損失巨大、且用戶無法互動等問題,無法滿足低碳經濟時代的要求,而智能電網作為先進信息技術和高級物理電網的充分結合,是解決未來能源輸送問題的理想方案,是電網發展的大勢所趨。按照我國智能電網建設規劃,預計能創造近萬億元市場需求。
2012年前是特高壓建設高峰期,相關設備需求將成倍增長;2015年前數字化變電站將完全替代傳統變電站,預計帶來每年65億元的市場需求,較傳統變電站自動化市場規模提高近60%;2009-2013年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投資將達800億元,需求年復合增長率為40%。
智能電網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功上網、插電式新能源汽車能否成功充電的關鍵,是低碳經濟中的核心,重點關注榮信股份、國電南瑞、特變電工、長城開發、思源電氣和安泰科技。智能電網是節能減排和清潔能源接入的紐帶,是為各部委、兩大電網公司共同推動的,最具有政策一致性的領域。大電網時代伴隨著大國低碳經濟的到來而到來,低碳經濟所關注的用戶端節能和發電端清潔同時需要電網的高度智能化。
建筑節能已日趨成為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方向。中國能源消耗處于全球前列,而建筑能耗更是占社會總能耗的25%。按照"十一五"規劃,建筑行業要完成節能達1.01億噸標準煤,建筑節能總面積達21.46億平方米,而相較于政府的節能目標,目前來看實現難度較大,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標至2008年底僅下降了8.5%,政府未來進一步完善節能政策仍具有較大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