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ABB/埃斯頓/埃夫特等發布并預告2024業績;中大力德擬投資2億元,建設精密核心組件生產線;新時達籌劃轉讓控制權

時間:2025-02-12

來源:

導語:ABB/埃斯頓/埃夫特等發布并預告2024業績;中大力德擬投資2億元,建設精密核心組件生產線;新時達籌劃轉讓控制權

1

 ABB集團發布2024年業績


2024年全年業績綜述:訂單額為337億美元,與上一年持平;按可比口徑增長1%;銷售收入為329億美元,同比增長2%;按可比口徑增長3%;運營利潤為50.71億美元,利潤率為15.4%。

 

運營息稅攤銷前利潤為59.68億美元;利潤率為18.1%;基本每股收益為2.13美元,同比增長6%;經營活動現金流為46.75億美元,同比增長9%;資本回報率為22.9%;建議每股派息0.90瑞郎。


CEO綜述中提到,2024年ABB在銷售收入、毛利率、運營息稅攤銷前利潤及利潤率方面均創下歷史新高。運營息稅攤銷前利潤率達到18.1%,進一步向目標區間的高點邁進。每股收益增長6%,自由現金流達39億美元,自由現金流利潤率提升至12%。盡管前一年同期的大訂單基數較高,我們仍實現了可比訂單額的小幅增長??傮w而言,ABB團隊取得了強勁的業績,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在市場中的強大競爭力、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持續提升內部效率的努力。

2

 埃斯頓:預計2024年虧損6.5億元-7.6億元


近日,埃斯頓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6.5億元至7.6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35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6.3億元至7.4億元,上年同期盈利8500.47萬元;


據公告,公司業績變動原因為,受到下游行業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系統業務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公司全資子公司德國克魯斯受國內重工行業下游需求不足、歐洲市場需求疲軟及持續通脹等多重因素影響,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明顯減少;埃斯頓工業機器人在光伏行業的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嚴重,在汽車、電子、金屬加工等行業實現較好增長的對沖下,埃斯頓工業機器人業務整體保持平穩增長。

3

 埃夫特:預計2024歸母凈利潤虧損1.1億元-1.6億元


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埃夫特”)預計 2024 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 130,000 萬元到 140,000 萬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 48,646.63 萬元到 58,646.63 萬元,同比減少 25.79%至 31.09%。 


預計 2024 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繼續出現虧損,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為 11,000 萬元到 16,000 萬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虧損將擴大 6,255.20 萬元至 11,255.20 萬元,虧損同比擴大 131.83%至 237.21%。


主要原因包括:1、受市場競爭加劇和市場需求變化帶來的產品結構變化的雙重影響,機器人業務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此外,公司海外系統集成業務受歐洲汽車行業動蕩影響,主要汽車主機廠客戶投資計劃推遲、在手項目延期執行,以及上年末處置巴西子公司控制權影響,集成業務收入規模下降。2、受上述市場因素及收入規模下降的影響,公司 2024 年度相較于 2023 年度同期虧損規模擴大。公司堅持長期主義,機器人銷售渠道和團隊能力建設、產品及技術研發方面保持了較高的投入強度,銷售及研發費用增長。3、公司持續執行平臺化開發、資源聚焦的戰略和降本控費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前述負面因素的影響。 

4

 中大力德擬投資2億元,建設精密核心組件生產線


2月11日,寧波中大力德智能傳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大力德”)發布關于投資建設生產線項目的公告,公司擬在寧波市慈溪智能家電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投資建設精密核心組件生產線項目,測算總投資約2億元,預計建設周期24個月。


公告顯示,中大力德本次投資主要內容包括廠房建設及附屬工程建設等,契合公司產業鏈的創新發展和戰略規劃,公司通過以減速器為核心、延伸布局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方式,給終端下游提供更好更安心的解決方案及服務,實現公司產品結構升級。

5

 新時達或將易主,實控人籌劃轉讓控制權


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5年2月7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通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轉讓事宜。若上述有關事項達成,將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經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證券代碼:002527,證券簡稱:新時達)自2025年2月10日(星期一)開市起停牌,停牌時間預計不超過2個交易日。

2024年三季報顯示,新時達大股東為紀德法,直接持有公司17.89%股份。此外,紀德法與劉麗萍為配偶關系,紀翌為紀德法與劉麗萍之女,上述三名股東因親屬關系構成一致行動人,為公司實控人。


根據行業咨詢機構MIR睿工業數據:2024年上半年,新時達工業機器人產品銷量國產第四,全球第十;其中眾為興SCARA機器人國產第二,全球第四。最新業績預告顯示,新時達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85億元至3.67億元,2023年虧損3.79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2.32億元至4.14億元,上年同期虧損5.25億元。

6

 中控技術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實現五大顛覆突破


作為以杭州作為創業起點的企業,中控技術早在2024年5月份,便將全球領先AI大模型DeepSeek的V2版本,作為公司另一款面向BA領域研發的重磅工業AI產品的核心基座大模型,以期為企業研、產、供、銷、服、支持保障等各領域推進AI場景應用。這款產品也是中控技術繼發布TPT之后,又一個傾力打造的工業數智化的“核動力引擎”,預計將在本年度中旬發布。

隨著DeepSeek-V3、R1等更先進模型的發布,中控技術迅速接入并更新基座大模型,充分利用其卓越的推理能力和開放性,使得邏輯推理能力大幅增強、運行成本大幅降低,為工業智能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率先實現從生產運行到企業運營全鏈路的智能躍遷,中控技術依托DeepSeek打造的“工業BA超級智能系統”,已率先實現五大顛覆性突破:


多模態感知中樞:深度融合DeepSeek-V3的多模態理解能力,構建工業場景的“數字神經系統”。


工業級BA圖數據及圖神經網絡:通過融合DeepSeek-V3的語義理解及實體抽取能力,快速構建私域及領域知識圖譜。


工業APP智能構建:深度融合DeepSeek-R1的強推理能力及代碼生成能力,打造突破性的“設計即開發,開發即應用”全新工業APP構建新范式。


全業務鏈路多智能體協同:基于DeepSeek-R1的強推理能力,結合多智能協同技術,搭建企業級多智能體協同平臺。


工業級分析決策大腦:通過融合DeepSeek-V3的千億級參數推理引擎,依托前沿的 NLP2SQL與NLP2API 技術,智能整合、深度剖析海量工業數據,挖掘潛藏價值,突破復雜場景下的決策瓶頸。



7

 摩根士丹利公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百強,63%為中國企業


最近,摩根士丹利在發布了《The Humanoid 100: 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人形機器人100:繪制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詳細羅列了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100家核心企業。根據機器人前瞻報道分析,從產業鏈整體來看,中國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占據63%的份額,尤其在“身體”環節,有45%的集成商來自中國。


摩根士丹利強調,不少投資者都有一個共同觀點,除特斯拉(TSLA)和英偉達(NVDA)外,西方可納入其人形機器人投資組合的公司寥寥無幾,這反映了當前人形機器人生態系統的現狀。同時,其研究提到,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持續展現出最為矚目的進展,初創企業正受益于成熟的供應鏈、本土應用機會以及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

報告列舉了目前全球主要的16家款人形機器人產品,其中6款來自中國企業,分別是智元機器人、傅利葉、星動紀元、優必選、宇樹、小鵬;5款來自美國企業,分別是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波士頓動力、Figure、特斯拉。

摩根士丹利將上市公司百強名單分為三大模塊:大腦公司、身體公司及集成商。

01
大腦公司

大腦公司具體包括了基礎模型、數據科學和分析、模擬和視覺軟件、視覺和計算芯片、存儲芯片、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大腦公司有22家,包括甲骨文、西門子、Meta、三星電子、英特爾、Palatir、Oracle等,其中中國企業有百度、地平線機器人。


02
身體公司
“身體”主要由執行器(由電機、編碼器、軸承、螺絲和減速器組成)、傳感器(攝像頭、激光雷達、力、扭矩、磁等)、電線和連接器網絡以及通常安裝在胸部中心的鋰離子電池組成,主要提供實現人形機器人移動、配電、傳感或結構所需的組件。外部通常由鋁合金和塑料混合而成,以盡量減輕重量。

身體公司共64家,包括ABB、英飛凌、羅克韋爾、霍尼韋爾、THK、三星SDI、LG等,其中的中國企業有旭升集團、億緯鋰能、寧德時代、雙林股份、拓普集團、三花智控、匯川技術、綠的諧波、雙環傳動、中大力德、雷賽智能、埃斯頓、兆威機電、鳴志電器、金力永磁、北方稀土、北特科技、恒立液壓、韋爾股份、柯力傳感、速騰聚創等。
03
集成商

集成商是目前正在制造完整人形機器人,或者鑒于其在制造其他機器人或自動化平臺方面的專業知識,有合理潛力這樣做的公司。這些公司基本上是規模較大、成熟的企業,部分企業內部也擁有機器人業務。


集成商公司包括汽車制造商、消費電子公司、電商和互聯網公司以及傳統機器人制造商。共有22家公司,包括現代、豐田、LG電子、彩虹機器人、索尼集團、ABB、特斯拉等,其中9家中國企業,分別是:廣汽集團、小鵬汽車、比亞迪、小米集團、阿里巴巴、騰訊、埃斯頓、優必選、美的集團。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