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強制配儲愈演愈烈

時間:2023-07-03

來源:中國能源報

導語:從鼓勵引導到不建受罰,新能源配儲比例、時長呈現不斷走高趨勢。

  業內呼吁已久的“叫停新能源強制配儲政策”不但沒有叫停,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今年以來,河南、山東、廣東等地陸續發文加快新型儲能發展,要求嚴格按照開發方案中承諾的儲能配比配置儲能設施,如未投運,電網不得調度和收購其電力電量。有的甚至提出,按照未完成儲能容量對應新能源容量規模的2倍停運其并網發電容量。

  縱觀新能源配儲政策發展,由最初的鼓勵引導到成為并網標配,再到不建受罰,配儲比例也從原先的10%—20%逐步上升至15%—30%,儲能時長從1—2小時抬升至4—5小時,呈現逐步走高態勢。業內多次呼吁,新能源配儲不能簡單“一刀切”,應停止強制措施,配不配、怎么配交給市場選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新能源強制配儲越陷越深?叫停新能源強制配儲的難點又何在?

  新能源配儲走高趨勢明顯

  6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2021年及以后河南省年度風光開發方案中的新能源項目,要嚴格按照開發方案中承諾的儲能配比配置儲能設施,儲能設施投運時間應不晚于新能源項目投運時間;如未投運,電網不得調度和收購其電力電量。

  無獨有偶。6月7日,廣東省能源局印發了《關于新能源發電項目配置儲能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未按要求配置儲能的新能源發電項目,電網公司原則上不予調度,不收購其電力電量。3月8日,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公室發布關于征求《山東省電力并網運行管理實施細則(2023年修訂版)》《山東省電力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2023年修訂版)》規范性文件意見的通知,明確對于新能源場站實際配建或租賃儲能容量不足的,按照未完成儲能容量對應新能源容量規模的2倍停運其并網發電容量,直至滿足接入批復方案要求為止。

  隨著新能源規模越來越大,其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的特點給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帶來巨大挑戰,迫切需要通過儲能設施提升調節能力、保障安全。基于此,各地不斷加大儲能發展力度,乃至上調新型儲能裝機目標。河南省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規模達到500萬千瓦以上,力爭達到600萬千瓦。這一目標較去年8月河南省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儲能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力爭并網規模達到 220 萬千瓦”的目標提升超一倍。

  強制配儲是我國當前儲能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中國能源報》記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來,有超過20個省市陸續出臺新能源配儲政策文件,1—2小時儲能時長,10%、15%的配置比例已屬常規設置,4—5小時儲能時長,20%、25%、30%乃至更高配置比例正不斷涌現。

  “各地新型儲能裝機目標設置很高,得想盡辦法完成。加上新能源消納問題,壓力很大,新能源配儲比例走高趨勢明顯。”業內人士稱。

  多重因素驅動的綜合結果

  那么,有哪些因素推高了新能源配儲比例?

  “當前,儲能商業模式還不成熟,去年電池價格較高,儲能項目存在規劃多落地少、備案不建設或建而不用等問題。”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劉為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基于此,地方政府不得不出臺強制措施,保證配置儲能項目落地運行,以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納利用,為電力系統提供容量支撐及一定頂峰能力。

  “雖然我國各省市的電源結構和負荷特性差異較大,但隨著新能源并網規模的快速增長,各省市的調峰缺口呈現的規律基本相似,即時間尺度上由1—2小時向3—4小時、甚至4—5小時擴展,平衡上由單季節短時性電力平衡問題逐步向多季節性、多日持續性電力電量緊平衡問題發展?!比A北電力大學教授鄭華進一步向《中國能源報》記者指出,新能源和儲能產業向好趨勢明確,加上儲能產業賽道的多元化和國企央企等對新能源指標的剛性需求,用資源換產業自然成為地方抓經濟的“重點舉措”。

  當前,我國多地開啟儲能反配新能源模式,即以儲能規模拿新能源項目指標?!靶履茉错椖颗浣ㄒ欢ㄒ幠5膬δ埽蔷S護電力系統穩定、保證新能源出力的未雨綢繆之舉,也在一定程度上設置了新能源開發門檻,要求開發商有實力,理性開發,避免一哄而上拿新能源項目資源?!比龒{新能源山東分公司副總經理汝會通向《中國能源報》記者指出,“但‘強配’本身很粗暴,不夠舒展,更談不上優雅。”

  當前,配建儲能的成本仍主要由發電側承擔,提高配儲比例,無疑加重了新能源發電企業的負擔,且易滋生低質量儲能電站泛濫、配儲利用率不足等問題。“成本增加主要來自儲能系統成本。”劉為算了一筆賬,以100MW的磷酸鐵鋰電池為例,當前2小時系統EPC成本在1500元/kWh左右,4小時系統成本在1300元/kWh左右。100MW光伏電站(初始投資4億左右)配置10%、2小時儲能項目,其初始投資成本將增加7.5%(3000萬元);配建20%、2小時儲能項目,初始成本將增加15%(6000萬元);配建25%、4小時儲能項目,初始投資成本價將增加32.5%(1.3億元)。

  最終要回歸市場引導

  針對新能源配儲成本困境,各地政策也在不斷創造疏導條件,比如,鼓勵建立共享(獨立)儲能電站、拉大峰谷電價差,給予一定補貼等。廣東對于新能源項目配建非獨立儲能和用戶側的非獨立儲能規模在 1000 千瓦時以上的儲能項目,給予一次性獎勵;河南明確獨立儲能電站以低于市場價的電價購入電量,輸出電價則按照高于市場價,具體為當月煤電市場化交易均價的1.64倍執行,投資主體可在電價的“一低一高”間獲得收益。

  “這些措施只能疏導部分投資成本?!编嵢A認為,市場的事情應該交由市場主體決策,缺乏配套成本消納和成本傳導機制的“拔苗助長”會對儲能產業造成傷害。要讓“真”市場來發現“真”需求,放下“計劃”的手,讓“市場”發揮作用和價值。

  在汝會通看來,新能源配儲的關鍵不在于時長、比例,而是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成本疏導途徑,收益預期普遍不足,配儲普遍侵蝕新能源的利潤,變成了新能源的“寄生體”,“還是要從電力現貨市場角度去思考,盡快建立機制,引導配建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發揮配建儲能和新能源電站的整體聯動作用,實現新能源項目的效益最大化。如果形成這樣的市場共識,那今天的‘要我配儲’就轉變為明天的‘我要配儲’?!?/p>

  劉為認為,儲能產業已經進入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階段,需要平衡產業發展和電力系統承受能力。從長遠來看,新能源強制配儲只是過渡性政策,隨著與儲能價值相匹配的電力市場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新能源配儲政策所帶來的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