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歐洲電動汽車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

時間:2023-04-10

來源:參考消息

導語:據日本《產經新聞》3月26日報道,美中綠色產業之爭愈演愈烈,生存于夾縫中的歐盟因優勢地位不保深陷擔憂。在電動汽車(EV)領域,中國以出口和投資積極進軍歐盟市場。美國去年頒布《通脹削減法案》,其巨額補貼對歐洲企業形成巨大吸引力。

  報道稱,德國和匈牙利正在目睹大批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的進入。

  全球最大的車載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去年在德國中部開設了第一家歐洲工廠。該公司還宣布計劃將在匈牙利建造一座大型工廠,投資額達到73億歐元。其目的是向德國等歐洲汽車巨頭供貨。

  歐盟對中國的警惕情緒增強,導致來自中國的投資在2016年達到峰值后有所下降,但是汽車相關產業卻是例外。尤其是在推行親華政策的匈牙利,比亞迪等中國電動汽車巨頭紛紛前去建廠。

  法國一家調研機構稱,去年中國在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所占份額為6%,但預計2030年最多可增至20%。歐洲電動汽車平均價格超過5萬歐元,而中國電動汽車的制造成本比歐洲低1萬歐元左右。中國制造商在價格和技術上都對歐洲公司構成威脅。

  對于以守為主的歐盟而言,美國當局出臺的《通脹削減法案》構成威脅。它以稅收減免等形式為在北美完成最終組裝的電動汽車提供補貼。

  受此影響,歐洲企業紛紛向美國傾斜。德國大眾本月宣布將分別在加拿大和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開設電動汽車電池工廠和電動汽車工廠,二者均能享受法案規定的優惠待遇。而大眾在東歐建設新工廠的計劃暫被擱置。

  瑞典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北方伏特公司也暗示,相比在德國建廠,它將優先考慮向美國擴張。

  總部于布魯塞爾的非政府組織T&E指出,歐洲三分之二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計劃可能被取消或推遲。“歐盟被美中對立的火花濺到。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會成為最大的輸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