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新能源戰略的逐步實施,新能源領域迎來高速發展期。同時,這個香餑餑的賽道也成為企業爭相追捧之地。扎堆跨界布局新能源領域、央國企重磅加碼新能源、新能源重大項目建設投產等等,新能源“快準狠”戲碼一幕幕上演......
近日,新能源項目建設熱火朝天,相繼傳來好消息!
3月26日上午,星源材質華南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奠基暨開工儀式在佛山南海區丹灶鎮舉行,據了解,3月22日星源材質公布,佛山星源與佛山市自然資源局簽訂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時隔幾天就奠基開工,可謂是“拿地即開工”的節奏,同時也看出星源材質在新能源領域勢頭正勁。
據悉,該基地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00億元,擬投資建設期限分為兩期,預計建設年產32億㎡濕法隔膜、16億㎡干法隔膜及34億㎡涂覆隔膜。
星源材質作為全球中高端鋰離子電池隔膜主流供應商,專注于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公司全面掌握干法、濕法和涂覆隔膜制備技術,擁有鋰離子電池隔膜微孔制備工藝的自主知識產權, 并建有先進的隔膜生產線。
在新能源領域發展上,星源材質可用“快、準、狠”來形容,并一直在以這種方式加速前進著。以南通投產項目為例,2月21日總投資110億元的星源材質南通基地一期項目投產,該項目從開工、建設到一期投產,一年內統統搞定,實現在鋰離子隔膜制造業首家“狂飆”的企業。
感嘆神速之時,小編也不得不插一句,“獻身”給新能源領域的企業,沒有兩把刷子還真“拼不過”“活不久”。
當前,在“雙碳”背景下,央企正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
近日消息,中國華能首個大容量跨區域新能源項目——華能大安“吉電入魯”50萬千瓦風電項目全容量投產。據悉,該項目投產后所發電量全部通過魯固直流送山東消納,以清潔電力促進山東省能源結構低碳轉型,推動吉林省清潔能源消納和配置優化。
中國華能主營業務包括電源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金融、煤炭、交通運輸、新能源、環保相關產業及產品的開發、投資、建設、生產、銷售,實業投資經營及管理,擁有58家二級單位、480余家三級企業,5家上市公司。
3月29日,國家電投新能源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簡稱“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的掛牌上市,也預示著新能源資產走上證券化之路的必要性。
2022年以來,我國相繼出臺的新能源扶持政策,為新能源領域繪制出一幅幅藍圖,為新能源開發利用注入強大動力。2023年,“大力發展新能源”、“加速開發新能源”、“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等,仍將是新能源領域發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