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歷年數據統計,3.2%的汽車制造業利潤率是近6年同期的最低值。相對汽車制造業所屬的大分類工業總體,汽車制造業的利潤降幅也更大,汽車制造業利潤降42%,總體工業利潤下降為23%。
這些數據清晰展現了汽車行業面臨的巨大利潤壓力。
在生產端同樣有著大幅下滑的問題,即使是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7萬輛,同比增長16.3%,也無法改變整體下滑的局面。前兩個月汽車整體產量365.3萬輛,同比下滑14%。
日均汽車產量自2022年10月之后連續三個統計周期負增長,今年1-2月汽車日均產量6.2萬輛,同比去年下滑14%,相比去年全年的日均產量也下滑了18%。
整體來看,2023年1-2月,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為12847.3億元,同比下滑6.2%,汽車制造業利潤為414.3億元,同比下降41.7%,汽車制造業利潤率3.2%、較同期下降2.2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為4.7%。
營收和利潤雙降是今年汽車制造業開年的現狀,后續情況預計也不容樂觀。
今年年初由特斯拉掀起的一場價格戰在3月份達到高潮,多個品牌的燃油車啟動降價策略,部分新能源車企跟進降價,甚至比亞迪、零跑等車企發布的新能源車型價格直接對標燃油車,新能源車之間、燃油車之間、新能源車與燃油車之間都展開了全面競爭,于是我們看到了近期異常精彩的價格戰。
對于消費者而言,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心儀的產品總是值得高興的。但對于汽車行業而言,這一波價格戰對市場銷量起到的作用可能十分有限,乘聯會統計的數據顯示,3月份主要廠商零售第一、二周的日均分別為3.15萬和3.67萬,同比分別為-16%、-18%。